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工业技术

  • 购买点数:9
  • 作 者:华晓宁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4116392
  • 标注页数:167 页
  • PDF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建筑与景观的整合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在当代又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赋予新的内涵,发展出更为丰富的策略。本书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是对建筑与景观环境整合的发展历程和理念的探讨,阐述了景观环境形态构成的分析方法,分别从组织结构、形象风貌和空间体验三个方面,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当代建筑与景观环境形态整合的策略与手法。可供从事建筑、城市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从业人员、城市管理和研究人员,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师生参考。

查看更多关于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的内容

图书介绍

引言 1

1 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形态整合的缘起 10

1.1 经济活动 11

1.2 建造材料与技术 12

1.3 自然生态条件 13

1.3.1 地质水文 13

1.3.2 气候 14

1.4 社会文化机制 17

1.4.1 世界观 18

1.4.2 社会生活 19

2 不同历史文化中建筑与景观整合的解读 22

2.1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建筑与景观 22

2.1.1 “天人合一”的世界图景 22

2.1.2 极化共存的整合意象 24

2.1.3 山水审美与文人阶层 25

2.2 西方文化演进中的建筑与景观 27

2.2.1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27

2.2.2 欧洲中世纪 30

2.2.3 文艺复兴及其之后 32

2.3 西方近现代以来的建筑与景观 35

2.3.1 现代主义建筑 35

2.3.2 有机建筑思潮 37

2.3.3 城市层面的探索 38

3 当代建筑与景观环境的整合理念 42

3.1 对整体性的认识 42

3.1.1 生态科学的教益 42

3.1.2 结构主义的参照 44

3.2 对连续性的理解 46

3.3 现象学与场所理论 47

3.4 艺术的旁观——从雕塑、大地艺术到大地建筑 48

4 景观环境的形态构成解析 55

4.1 景观实体及其形象特征 55

4.1.1 土地 55

4.1.2 水体 60

4.1.3 植物 62

4.1.4 人工营造物——建筑物、构筑物与城市 64

4.2 景观空间 66

4.2.1 山地地段景观空间特征 66

4.2.2 滨水地段景观空间特征 67

4.2.3 植物与景观空间 68

4.2.4 城市景观空间 70

4.3 景观结构 72

4.3.1 景观结构研究的发展 73

4.3.2 景观结构中的点要素 75

4.3.3 景观结构中的线要素 78

4.3.4 景观结构中的面要素 85

4.3.5 要素的整体关联——景观作为场域 86

5 建筑整合于景观结构的设计策略 91

5.1 “轴”的整合 92

5.1.1 潜在关联的显现 92

5.1.2 显性线的强化 95

5.2 “核”的整合 97

5.2.1 建筑确立为“核/中心” 97

5.2.2 建筑顺应和强化既有的“核/中心” 104

5.3 “群”的整合 105

5.3.1 布局、范围与外廓 105

5.3.2 群体风貌 110

5.3.3 “群”的共存与互动 111

5.4 “架”的整合 111

6 建筑整合于景观形象的设计策略 116

6.1 建筑与地形景观的形象整合 116

6.1.1 建筑形体与地形的融合 116

6.1.2 建筑形体与地形地貌的同构 123

6.1.3 建筑材质与土地肌理的整合 128

6.2 建筑与水体景观的形象整合 129

6.2.1 轻盈空透的形象意向 129

6.2.2 水平性与飘浮感 131

6.2.3 拟物的手法 131

6.2.4 滨水建筑群体的天际线 133

6.3 建筑与植被景观的形象整合 134

6.4 建筑形象与景观的尺度配合 135

7 建筑整合于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 138

7.1 景观空间与体验 138

7.2 “内”“外”的连续性 140

7.2.1 内在空间的外拓 140

7.2.2 中介空间 145

7.3 空间氛围的整合 146

7.4 主体运动与景观体验 148

7.4.1 运动中的视景组织 148

7.4.2 运动中的空间体验 149

结语:走向一种大地建筑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6

图片来源 162

后记 167

查看更多关于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