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苏艺春秋  “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

苏艺春秋 “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艺术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郑丽虹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3027247
  • 标注页数:432 页
  • PDF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苏式”艺术代表了繁华江南的奇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本书是一部明清江南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苏式”艺术的韵味和魅力。

查看更多关于苏艺春秋 “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的内容

图书介绍

玲珑苏州的惬意剔透 1

绪言:昔日亦辉煌 1

一、众说纷纭的“苏式”文化 1

二、众目关注的“苏式”文化 9

三、悠久隽永的“苏式”艺术 11

第一章 深厚的文化积淀 21

第一节 宋廷南渡与苏州崛起 21

一、“江南诸州苏为最大” 22

二、从京辅郡到东南文化轴心 24

第二节 宋元苏州艺术的勃兴 25

一、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成就 25

二、宋元苏州手工艺的蓬勃发展 27

第三节 脱胎于元承接于宋的技艺传统 37

一、技艺创新的基础 37

二、图案样式的复古潮流 41

三、宋式造型的继承 45

第二章 社合转型的催化 49

第一节 “苏式”艺术的人文生态 49

一、世态变化引发的闲适心态 49

二、文化潮流的引领者与流行文化的发源地 55

三、渐趋奢华的民风 61

第二节 “苏式”艺术的经济生态 67

一、“迥若异境”的国内市场经济中心 68

二、“梯航毕至”的海外贸易中心 86

第三节 “苏式”艺术产业群的形成 91

一、围绕文人雅集形成的产业群 91

二、围绕鉴藏活动形成的产业群 92

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群 97

四、与市民生活相关的产业群 99

第三章 太湖边群星璀璨 101

第一节 星罗棋布的“苏式”艺术 101

一、实用类手工艺品生产的分布 102

二、鉴赏类手工艺品生产的分布 106

第二节 杰出的文化产业 107

一、盛名日炽的碑镌业 107

二、异军突起的版刻业 108

三、独树一帜的篆刻业 109

四、彪炳千秋的文人画 110

五、戏曲奇葩:昆曲与评弹 110

第三节 技艺超群的高档手工艺品生产 112

一、独领风骚的琢玉 113

二、自成一派的仿古工艺 114

三、名重一时的“苏扇” 115

四、驰名四海的“苏裱” 118

五、相沿不衰的宋锦 120

六、累世冠绝的缂 121

七、技艺成熟的苏绣 123

八、质地精美的戏衣 124

九、典雅的“苏式”家具 126

十、名家辈出的竹刻 129

第四节 根植于乡土的民间美术 131

一、惟妙惟肖的虎丘泥人 131

二、喜闻乐见的木板年画 133

三、精奇百出的灯彩艺术 136

第五节 为生活服务的手工技艺 136

一、日用品生产的龙头—纺织 136

二、土生土长的民间编结 138

三、土木成金的香山帮 139

第四章 瓜熟蒂落于时尚之都 141

第一节 “苏式”艺术结构系统已臻完善 141

一、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流派 141

二、高超的手工技艺 144

三、时尚的样式 147

第二节 “苏式”手工艺突飞猛进 150

一、中国手工艺生产第一重镇 150

二、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 153

第三节 “苏式”艺术理论的成熟 163

一、“苏式”艺术理论群体的形成 163

二、“苏式”艺术理论的开创性 168

三、“苏式”艺术理论的导向性 170

第五章 广阔的文化视野 175

第一节 “苏式”艺术的双重文化圈 175

一、“苏式”艺术生长于吴地文化圈 176

二、“苏式”文化圈中的艺术 179

第二节 “苏式”艺术的开放性 195

一、“苏式”艺术的稳中有变 195

二、“苏式”艺术的包容性 200

三、创新是“苏式”艺术的生命线 208

第六章 在古雅与奢华间流动 221

第一节 雅俗相渗的审美理想 221

一、雅与俗的界限变得模糊 222

二、俗文化的品味得到提升 223

第二节 尚古为高的审美趣味 226

一、“正雅去俗”的遗风 226

二、托古求新的时尚 228

第三节 雅向俗的审美流变 230

一、俗文化的热潮 230

二、提升了世俗文化的审美内涵 235

第四节 “苏式”手工艺是雅俗结合的典范 239

一、“苏式”手工艺材精工美 240

二、“苏式”手工艺的文心画境 246

三、“苏式”手工艺雅俗兼顾的形式特征 256

第七章 一代精英创造时代风格 272

第一节 创造“苏式”艺术的两大主力 272

一、才艺超群的文人艺术家 272

二、手工艺匠师群体 276

三、文人与匠师的合作 280

第二节 对“苏式”艺术思想的双向导引 282

一、文人意识决定了“苏式”艺术的主体思想 282

二、匠人的构思体现了“苏式”艺术的技艺思想 284

第三节 影响“苏式”艺术的第三种力量 287

一、本地职业工匠群体 288

二、徽州木工、刻工等外地匠人 292

三、庞大的女红群体 295

第八章 在工商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 299

第一节 文化产品销售的市场化 299

一、书画进入流通领域 299

二、剧本也是商品 300

第二节 多样的手工艺生产方式 301

一、举足轻重的官府作坊 301

二、发展迅速的私营作坊 311

三、商品生产性质的家庭手工业 317

第三节 多方位的经营方式 320

一、店坊结合 321

二、外发加工 323

三、对外销售的广阔市场 324

第九章 血脉相联的艺术交互 327

第一节 江南水土养育江南艺术 327

一、苏州与江南文化血脉交融 327

二、“苏式”艺术受其他区域的影响 331

第二节 江南各地艺术互惠互补 336

一、区域相近形成的相似性 336

二、江南各地艺术的个性差异 339

三、“苏式”艺术在江南的核心地位 343

第三节 “苏式”与“京式”的遥相呼应 345

一、“京式”对“苏式”另眼相看 346

二、“京式”与“苏式”间的互动 350

第十章 沿“文化线路”播扬四海 354

第一节 沿销售路线的传播 354

一、四通八达的内销商路 355

二、日益扩大的海外贸易 357

第二节 社会需求促进了“苏式”艺术的流传 360

一、因上层社会的喜好而流传 360

二、作为礼品和收藏品的传播 363

三、因艺人的迁移而流传 367

第三节 苏州人文精神得到提升 369

一、“苏式”艺术在江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70

二、“苏式”艺术成为各地仰慕的对象 374

三、对苏州民众心理层面的影响 376

结语:唤醒沉睡的经典 378

一、“苏式”艺术的形成是中国传统艺术流变的必然结果 378

二、“苏式”艺术代表了明以后中国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379

三、”苏式”艺术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镜鉴和启示 380

参考文献 382

一、史料类 382

二、论著类 390

三、工具书 398

四、图册类 398

后记 402

附录 404

附录一 明代苏州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心一览表 403

附录二 明代苏州主要工艺美术品类一览表 409

附录三 《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明代书画扇面及扇页统计简表 414

附录四 洞庭东山明代金石目录表 420

附录五 明代苏州工艺美术名师录 422

附录六 嘉靖四十五年各府征调工匠及年匠银数汇总表 428

附录七 明代苏州书坊版画一览表 430

查看更多关于苏艺春秋 “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