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壮族文化史

壮族文化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历史源流 1

第一节 族称的演变与分布 1

一、东汉至隋代的濮、僚 2

二、唐宋时期的僚人 7

三、元至民国的侬人、沙人、土僚与仲家等 15

第二节 族源 27

一、云南高原越文化遗迹 27

二、上古至西汉云南境内的越人及其分布 29

三、越人建立的方国 32

第三节 生活环境及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 34

一、生活环境 34

二、壮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 38

第二章 历史文化沿革 47

第一节 历代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与壮族文化变迁 47

一、秦汉至隋代的郡县制与羁縻制初创 47

二、唐宋时期的羁縻制 51

三、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与府县制 55

四、改土归流及其对壮族文化的影响 66

第二节 明清时期壮汉文化交流的方式 73

一、流官——汉文化的倡导者 73

二、汉族移民——壮汉文化交流的主体 74

三、土司朝贡——壮汉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 80

第三节 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设治与民国政府对壮族文化的改良 81

一、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设治 81

二、民国政府对壮族文化的改良 82

第四节 壮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 87

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成立 87

二、其他壮族区域自治地方 90

第三章 语言文字 93

第一节 语言 93

第二节 文字 96

一、古壮字 96

二、新壮文 102

第四章 宗教信仰 104

第一节 原始宗教 104

一、自然崇拜 104

二、文身、鸟与蛙崇拜 111

三、灵魂观与祖先崇拜 116

四、英雄崇拜 121

五、布摩——壮族原始宗教的祭司 124

第二节 道教、佛教对壮族的影响 126

一、道教、佛教的影响 126

二、寺坛与大众神灵 127

第三节 占卜与巫术 130

一、古代占卜与巫术 130

二、现代占卜、巫术与前兆迷信 131

第五章 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 134

第一节 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 134

一、农业生产 134

二、手工业与工矿业 143

三、交通与商贸 148

第二节 社会形态 157

一、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 157

二、村落社区管理与传统农村公社遗俗 169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社会伦理观 178

第一节 古代婚俗 178

一、唐宋时期婚俗 178

二、元明清时期婚俗 180

第二节 现代婚姻 183

一、婚姻原则 183

二、婚姻方式与过程 184

三、婚礼特点 193

四、寡妇婚及其他 196

第三节 家庭、家族与社会伦理观 198

一、家庭结构与家族 198

二、亲属称谓 201

三、姓氏 204

四、社会伦理观 206

第七章 风俗习惯 210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10

一、饮食 210

二、服饰 215

三、建房习俗 222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与丧葬 224

一、生育礼仪 224

二、寿礼 226

三、丧葬 227

第三节 节庆、娱乐与禁忌 241

一、年 241

二、三月歌会与开、关秧门 249

三、其他节庆 251

四、禁忌 252

第八章 教育、科技与体育 255

第一节 传统教育与儒学教育 255

一、传统教育 255

二、儒学教育 258

第二节 近现代教育 266

一、近代教育的开端 266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 266

三、现代教育 268

第三节 科技与体育 270

一、传统的宇宙观 270

二、气象观察与医药 271

三、民族体育 272

第九章 文学与艺术 274

第一节 民间文学 274

一、民间歌谣 274

二、神话 288

三、民间故事 290

第二节 艺术 298

一、古代歌舞与音乐 298

二、壮剧 298

三、民间舞蹈 301

四、民间美术 303

第十章 建筑与文物古迹 306

第一节 建筑 306

一、干栏建筑及其起源 306

二、元明清时期的壮族民居 308

三、近现代壮族民居 310

四、古建筑 312

第二节 文物古迹 316

一、铜鼓 316

二、古遗址 319

三、古墓冢 322

四、碑记、崖画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25

后记 329

查看更多关于壮族文化史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