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与当代文化

哲学与当代文化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朱立言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300025749
  • 标注页数:437 页
  • PDF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哲学与文化 1

第二节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5

第三节 哲学与价值 11

第四节 哲学与修身 15

第一编 哲学与文化 19

第一章 哲学视野中的文化 19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概念 19

第二节 文化的起源与本质 26

第三节 文化的属性 32

第四节 文化的历史发展 36

第二章 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40

第一节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40

第二节 主文化 亚文化 反文化 45

第三节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50

第四节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58

第三章 文化变迁 64

第一节 文化传播 64

第二节 文化濡化 71

第三节 文化的整合与离析 79

第四章 人类重要的文化形式:艺术、宗教 87

第一节 艺术:各民族的教师 87

第二节 文化视野中的宗教 93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99

第四节 宗教与哲学的比较 103

第一节 哲学的对象、特点、功能 109

第五章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09

第二编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09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2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7

第六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37

第一节 物质及其根本属性、存在形式 137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及作用 150

第三节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58

第七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163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63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69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75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175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86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93

第九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 198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198

第二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202

第三节 可能性与现实性 206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 210

第五节 现象与本质 214

第十章 认识的理论与方法 217

第一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17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24

第三节 认识的形式与过程 229

第四节 真理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236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247

第十一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 247

第二节 阶级和国家 255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65

第三编 哲学与价值 273

第十二章 选择与价值 273

第一节 价值概念的范围 273

第二节 关于价值及价值理论的价值 284

第十三章 对价值观的认知 288

第一节 价值观的含义 288

第二节 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293

第三节 认知价值观的方法 297

第十四章 不同价值观的关系 300

第一节 价值观的异同 300

第二节 价值观的异同与社会整合 305

第三节 价值观的对话与对抗 309

第四编 哲学与修身 313

第十五章 实践中的人生探索 313

第一节 在实践中改造自身 313

第二节 学思并举 体悟人生 316

第十六章 对生命真谛的认知 319

第一节 拨开死神头上的宗教迷雾 319

第二节 面对生死的百家争鸣 325

第三节 交织着过去与未来的生死沉思 329

第十七章 树立正确的命运观 334

第一节 古今中外的命运观 334

第二节 命运的内涵和意义 340

第三节 机遇的形成与把握 345

第四节 命运的预测和迷信 349

第十八章 意志的锻炼与修养 352

第一节 意志的内涵及其作用 352

第二节 意志品质分析 355

第三节 意志品质的磨炼 358

第十九章 欲望的调解与升华 363

第一节 中外传统的欲望理论及其比较 363

第二节 欲望的本质与层次 367

第三节 欲望的节制和升华 371

第二十章 培养理想、健康的人格 376

第一节 人格之谜的探索和解析 376

第二节 理想、健康人格的标准及其培养方法 381

第一节 当代家庭面临的困扰及其对策 393

第二十一章 夫妻和睦与父慈子孝 393

第二节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孝亲的美德 398

第三节 望子成龙的心愿与科学育儿的方法 401

第二十二章 为政以正和敬业乐群 405

第一节 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为政以正 405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基础--敬业乐群 410

第二十三章 信仰的价值和理想的光辉 417

第一节 信仰和理想的人生意义 418

第二节 大同世界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4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26

第四节 未来社会的预测与展望 430

后记 437

查看更多关于哲学与当代文化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