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共和国方略  科教兴国知识与创新  上

共和国方略 科教兴国知识与创新 上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24
  • 作 者:陈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4713589
  • 标注页数:924 页
  • PDF页数:95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5

第一篇 5

理论篇 5

第一编 新科技革命浪潮与当代社会 5

第一章 新科技革命浪潮的由来 5

一 第一次技术革命 5

二 第二次技术革命 6

三 第三次技术革命 7

第二章 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13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促进作用 13

二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13

四 科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4

三 垄断竞争的推动作用 14

五 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完备机制 15

六 管理思维的改变及人们对科技作用认识的加深 15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意义 17

一 引发生产力的变革 17

(一)对劳动资料的影响和变革 17

(二)对劳动对象的影响和变革 18

(三)对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影响 19

(四)对组织与管理的影响和变革 20

二 促进社会生产的大发展 20

(一)促进扩大再生产的转型 20

(二)促进资本积累的扩大 21

(三)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1

(一)生产的国际化和分工化 22

(四)促进市场的急剧扩大 22

三 促进经济全球化 22

(二)贸易的多样化和扩大化 24

(三)金融符号化和跨国化 26

(四)市场竞争激烈化和垄断化 27

第四章 我国面对新科技革命的趋势与挑战 29

一 新科技革命的趋势 29

(一)新科技的发展呈指数增长 29

(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 30

主要的支撑力量 30

(三)新科学技术日趋国际化 31

展的战略重点和普遍做法 32

(五)大力发展新科学技术,己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发 32

(四)新科学技术日趋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 32

二 我国新科技革命的现状 35

(一)历史的回顾 35

(二)中国改革开放与新科技革命 39

三 我国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57

第二编 信息社会 63

第一章 信息社会的由来 63

一 柳卓忠夫的“信息产业社会”说 63

二 丹尼·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69

三 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 71

第二章 信息社会的历史背景 74

一 文字和印刷革命(也称第一次信息革命) 74

二 通信和电视革命(也称第二次信息革命) 75

三 微电脑和数字化革命(也称第三次信息革命) 77

四 多媒体和网络革命(也称第四次信息革命) 79

第三章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83

一 信息 83

二 信息的形态 84

三 信息的系统功能 85

四 信息资源 86

五 信息的分类 87

六 信息的特征 89

七 信息科学 90

第四章 信息社会的基本内容 92

一 信息技术 92

二 信息产业 98

三 信息市场 102

四 信息职业、就业和择业 104

五 信息服务 110

六 信息经济 116

第五章 信息社会的意义 118

一 信息化对人类的影响 118

二 信息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119

第六章 信息社会与中国 128

一 我国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反应 128

二 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 130

(一)传统农业信息化 130

(二)传统工业信息化 143

(三)服务业信息化 153

三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化状况 161

(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历程 161

(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实现条件: 163

(三)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化仍处在初级阶段 167

(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化成效差的原因 168

(五)当前加速信息技术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70

四 构建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172

(一)信息服务源部分 175

(二)信息高速通道部分 175

(三)智能终端设备部分 175

第七章 信息社会与新科技革命 180

一 信息社会是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 180

二 构建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是新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媒介 181

三 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技术是新科技革命的集中体现 183

第三编 科教兴国战略 187

第一章 科教兴国的由来 187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教发展思想 187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发展思想 187

三 90年代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188

四 1995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1

五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194

第二章 科教兴国的历史背景 196

一 美国的科技战略 196

二 日本的科技发展战略 198

三 发展中国家科技战略 199

(一)巴西的科技战略和政策 200

(二)印度的科技战略与政策 201

四 中国的科技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 202

第三章 科教兴国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09

一 科技发展战略 209

二 科技发展政策 210

三 科教兴国战略 212

四 科教兴国战略所要把握的要点 212

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3

六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16

七 科技、教育同经济相结合 217

八 科教兴国要正确选择科技发展的突破口 218

(一)日趋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是科教兴国的前提 220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保障 220

一 实施科教兴国应具备的条件 220

第国章 科教兴国的基本内容 220

(三)30个省市实施科技兴省(市),为科教兴国奠定了 221

基础 221

(四)亿万人民呼唤科技是科教兴国的社会基础 221

二 科教兴国的总体目标与任务 221

三 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方针 224

四 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226

第五章 科教兴国的意义 228

一 促进和加速科技进步 228

二 促进农业大发展 229

三 促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技术创新能力 234

四 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 241

五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42

第六章 面对困难,中国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 245

一 科技面对的困难 245

(一)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245

(二)科教兴国需要全面打总体战与协调困难的矛盾 246

(三)科教兴国需要打持久战与不少短期行为的矛盾 246

(四)科教兴国具有大量资金投入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247

(五)科学成果多与新优产品少的矛盾 248

(六)科教兴国追求结构性技术进步与现实结构不合理的 249

矛盾 249

(七)科教兴国需要科技进步的时代精神与科技意识淡薄的 249

矛盾 249

(一)教育如何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 250

二 教育面对的困难 250

(二)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252

(三)农村教育问题 253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 255

(五)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提高问题 256

(六)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257

(七)有偿教育问题 262

(八)教育竞争问题 263

(九)教育效益问题 266

(十)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 267

三 科技体制改革 269

四 教育体制改革 275

五 积极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84

第七章 科教兴国与新科技革命 289

第八章 科教兴国与信息社会 295

第四编 可持续发展 301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301

一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保护地球》 301

二 布伦特兰夫人与《我们共同的未来》 302

三 里约热内卢与《21世纪议程》 303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305

一 工业革命的代价 305

二 增长极限论 307

三 人类处于转折点 309

四 唯经济增长:资源错置的政治经济学 311

(一)“增长”与“发展” 314

五 走出增长的误区 314

(二)增长的误区 315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19

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319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321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322

四 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论探讨 325

五 可持续发展向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挑战 328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329

一 人口问题 329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329

(二)“适度”人口与人口控制 332

(三)人力资本投资 335

二 环境影响 337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337

(二)环境问题的经济性质 340

(三)环境的承载能力 344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 348

三 资源问题 351

(一)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351

(二)资源的经济分析 356

(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60

四 技术问题 364

(一)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364

(二)技术进步的动力 366

(三)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69

五 制度、习惯和道德与伦理 370

(一)制度的经济学涵义 371

(二)习惯与规则:制度内涵的进一步讨论 375

(三)道德与伦理:习惯与规则的基础 377

(四)可持续发展:新型的发展伦理观 379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81

一 创造美好的生态发展模式 381

二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382

三 制度创新与社会变革 387

(一)基本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388

(二)产权变革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88

(三)全面实质性的改革得以展开 389

(五)更新道德观念,实行道德重建 390

(四)构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390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 392

一 《中国21世纪议程》 392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393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是第一位的 393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种力量的耦合 394

(三)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与 397

基础 397

三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398

(一)中国已丧失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 398

(二)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扬长 399

避短 399

需要 400

(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 400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新科技革命 402

一 生态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403

二 用可持续的技术建设可持续产业 405

(一)可持续工业 405

(二)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 409

三 可持续的能源结构,走向太阳能时代 412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信息社会 417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 425

一 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425

(一)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25

(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 427

(三)科技的持续发展与应用 430

(四)“科学”地把握科学技术 433

二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435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435

(二)21世纪的世界教育 436

(三)中国教育的历史转变 439

(四)建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机制 445

三 为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447

第五编 创新 451

第一章 创新的由来 451

一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451

二 德鲁克的“社会创新”学说 452

(一)制度演化论 453

三 制度创新的几种说法 453

(二)结构改革论 454

(三)制度变迁论 456

第二章 创新的历史背景 458

一 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波动增长现象 458

二 美国和韩国的创新实践 461

三 中国的改革开放 465

第三章 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73

一 关于技术创新 473

二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474

三 制度创新 476

四 创新政策 477

五 技术扩散 477

一 技术创新的内容 480

第四章 创新的基本内容 480

二 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 482

三 制度创新内容 484

四 国家创新体系 491

五 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493

第五章 创新的意义 496

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496

二 创新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98

第六章 创新与中国 501

一 制度创新的背景 501

(一)高速增长下的周期波动 501

(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507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创新的重任 518

三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521

四 实现创新应做的基本工作 527

第七章 创新与新科技革命 532

第八章 创新与信息社会 538

第九章 创新与科教兴国 543

第十章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561

一 体制创新,调整结构 561

(一)经济体制创新 561

(二)政府调控体系创新 562

(三)管理体系创新 563

二 技术创新,调整结构 564

三 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创新,调整结构 565

四 产业创新,调整结构 568

二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573

一 马克卢普的《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 573

第六编 知识经济 573

第一章 知识经济的由来 573

三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权利转移》 575

四 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 576

五 界屋太一的《知识价值革命》 576

六 美国的“知识科学研究”概况 579

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580

八 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知识经济”的说法 581

九 19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国家主席江泽民说:“知识经济已 582

见端倪” 582

一 农业经济 583

(一)原始农业 583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 583

(二)古代农业 584

(三)工业经济时代的农业 584

(四)现代农业 585

二 工业经济 587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587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588

(三)信息经济时代的工业 592

三 信息经济 593

(一)信息革命的序幕 594

(二)信息革命的发展 596

(三)世界经济的变革 599

四 美国的90年代经济 600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603

一 知识经济 603

二 知识经济的形态 603

三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 604

四 归类知识和沉默知识 605

五 四要素经济增长理论 605

六 三C、三化和三性 605

七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606

第四章 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610

一 高科技体系是知识经济的支柱 610

二 信息高速公路是知识经济的通道 613

三 新的资源观 614

四 知识产业 615

五 保护知识产权 616

六 软科学的充分使用 617

七 知识经济的经济增长论 618

八 知识经济的学习观 619

九 知识经济的分配模式 620

十 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 624

第五章 知识经济的意义 627

一 充分体现了产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 627

二 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经济 631

第六章 知识经济与中国 634

一 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634

二 加强科学决策能力 637

三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641

四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开展知识创新工程 646

五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刻不容缓 648

第七章 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浪潮 652

第八章 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 655

第九章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658

第十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662

第十一章 知识经济与创新 665

第十二章 知识经济的未来 669

一 以人为中心发展知识经济 669

二 世纪之交的科技发展动向 672

第一章 技术创新理论 683

(一)技术创新概念 683

一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技术创新研究的进展 683

第一编 技术创新工程 683

实务篇 683

第二篇 683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 685

(三)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687

二 技术创新的类型 690

三 技术创新的过程 697

(一)创新的不确定性 697

(二)成功创新的案例 698

(三)技术创新的链式过程 701

(四)技术创新的复合环状过程 702

(五)技术创新是多阶段的决策过程 704

(六)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质 706

四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709

(一)技术推动模式 710

(二)市场需求拉引模式 711

(三)综合作用模式 711

(四)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型 713

(五)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714

第二章 国外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状况 715

一 国外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一般状况 715

(一)科技战略的调整与变化 715

(二)研究开发投资 717

(三)研究开发的机构与人员 718

(四)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式 720

(五)研究开发的全球化 722

二 美、日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724

(一)美国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724

(二)日本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727

三 国外若干公司研究开发工作 730

(一)ARCO化学公司研究开发计划的制定 730

(二)3M公司研究开发计划的评价 733

(三)ABB公司跨国研究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736

四 国外大型企业第三代研究开发管理 738

(一)第一代研究开发管理 738

(二)第二代研究开发管理 738

(三)第三代研究开发管理 739

第三章 产品、产业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 741

(一)产品生命周期 742

一 产品生命周期与创新 742

(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创新及创新管理 747

二 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市场变化与创新 759

(一)技术—产业生命周期 759

(二)市场演进 765

(三)市场创新 769

第四章 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战略 775

一 竞争优势与技术管理 775

(一)竞争优势的内涵 775

(二)竞争优势与战略 777

(三)技术与竞争优势 779

(四)技术管理 781

二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782

(二)技术起源和战略启动 783

(一)VCR创新的竞争史 783

(三)市场创新与产品创新 787

(四)学习与技术的战略管理 792

三 技术政策与创新战略 797

(一)技术政策框架 797

(二)技术创新战略介绍 799

(三)技术政策 806

(四)技术政策与职能 811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813

一 技术创新的目标 813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目标 813

(二)技术创新的技术目标 813

(一)技术创新思想的内部来源 814

(二)技术创新思想的外部来源 814

二 创新思想的来源 814

三 技术创新的成败因素分析 815

(一)创新成功的因素 816

(二)创新失败的因素 818

四 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819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 819

(二)技术创新的障碍 822

(三)主动创新与被动创新 824

五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化 825

(一)技术创新的统计特征 826

(二)创新主体的体制特征 828

(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模式 830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830

六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838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838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843

第六章 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850

一 项目评估的基础内容 850

(一)市场研究 850

(二)产品属性评估 851

二 创新项目选择的方法 852

(一)直觉判断选择法 852

(二)定量分析法 853

(一)评价的过程与复杂性 868

(二)评价时刻及评价内容 868

三 创新项目评价与选择的最佳时刻 868

第七章 创造力开发与创新人才管理 871

一 创造性思想的来源 871

(一)意外情况 871

(二)不协调的现象 872

(三)过程需要 873

(四)产业与市场结构的变化 874

(五)人口状况 874

(六)观念的转变 874

(七)新的知识 875

二 创造性构思的条件与障碍 875

(一)创造性构思的条件 875

(二)创造性构思的障碍 876

三 问题分析 878

(一)问题分析 878

(二)潜在问题分析 880

(三)提出问题的方法 882

四 创新人才管理 885

(一)创新人才计划 885

(二)创新人才的业绩评价 886

(三)创新人才的奖励体系 888

第八章 技术创新决策 891

一 企业家与技术创新 891

(一)企业家:一个创新群体 891

(二)技术创新的主宰者 893

(三)企业家精神 894

(四)技术创新精神 896

二 技术创新机会 898

(一)多维透视 898

(二)综合的判定 901

三 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 902

(一)技术创新决策的实质 902

(二)决策的机制 903

第九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 905

一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竞争 905

(一)GTE公司和NEC公司经营比较 906

(二)美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908

(三)芯片技术竞争 909

(一)竞争优势的根源 910

二 核心竞争力 910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911

(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价值 913

(四)确认核心竞争力 914

(五)忽视核心竞争力的代价 915

(六)从核心竞争力到核心产品 917

三 核心竞争力的阻碍因素 918

(一)管理思想的影响 919

(二)资源分散化的影响 920

四 培养核心竞争力 922

(一)发展战略结构 922

(二)核心能力的调配使用 923

(三)多企业的战略联合 924

通过自我批评、信息反馈和交流而力求进步 925

第十章 创建学习型组织管理的深远意义(一个实例:微软公司 925

的秘密) 925

(一)原则一:系统地从过去和当前的研究项目与产品中学习 927

(二)原则二:鼓励使用数量化的测量标准和衡量基准进行信息反馈和改进 941

(三)原则三:视客户的支持为产品的一部分和进步依据 950

(四)原则四:促进各产品组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969

第二编 高新技术 983

第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983

一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含义 983

二 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987

(一)信息技术 988

(二)生物技术 989

(三)新材料技术 990

(四)先进制造技术 991

(五)空间技术 991

(六)海洋技术 992

三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 994

(一)高新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 995

(二)制定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战略 996

(三)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多种优惠政策 997

(四)高新技术发展采用新模式 997

(五)高新技术发展面临新问题 998

四 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的发展计划 1000

(一)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的重大计划 1000

(二)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的途径 1001

(一)中国发展高科技的成就和问题 1004

五 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1004

(二)中国高技术的发展计划 1011

第二章 高新技术商品化 1018

一 高新技术的商品属性和商品化 1018

(一)高新技术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18

(二)决定高新技术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20

(三)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 1021

二 高新技术的价格确定 1024

(一)影响高新技术价格形成的因素 1024

(二)高新技术价格的具体形式 1025

三 技术市场的形成发展和高新技术交易 1027

(一)我国技术市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1027

(二)技术市场中的高新技术交易 1032

(三)发展技术市场对策 1035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 1038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038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1038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5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1047

(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思想 1047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征 1049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具体模式 1051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途径 1053

(一)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的政策措施 1053

(二)我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应采取的对策 1055

(一)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1062

第四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1062

一 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依据 1062

(二)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1065

二 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总方针 1067

(一)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原则 1067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总方针 1069

三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071

(一)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 1071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容 1073

四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1074

(一)确定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1075

(二)制定具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 1076

和措施 1078

(三)制定和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1078

第五章 高新技术国际化 1080

一 高新技术国际化与生产力国际化 1080

(一)高新技术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国际化 1080

(二)高新技术国际化改变生产力性质 1082

(三)高新技术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1084

二 国际合作与高新技术国际化 1084

(一)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趋向 1084

(二)高新技术国际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1087

(三)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1088

三 国际竞争与高新技术国际化 1090

(一)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 1090

(二)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特征 1092

(三)加速高新技术国际化的对策 1093

第六章 建立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实现技术与资金的结合 1097

一 风险投资的特点及功能 1097

(一)风险投资的由来 1097

(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 1098

(三)中小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1099

(四)风险投资的性质和功能 1100

(五)风险资金的投入 1102

(六)风险资金的退出 1104

(七)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 1106

(八)参考资料 1107

二 风险投资的决策与管理 1109

(一)风险投资的决策因素 1109

(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决策 1110

(三)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 1113

(五)风险投资的经营机制 1118

(六)风险投资的管理 1121

(七)风险投资政策 1124

(八)风险投资管理案例 1126

(九)参考资料Ⅰ 1131

(十)参考资料Ⅱ 1135

(十一)参考材料Ⅲ 1136

三 国外风险投资的发展与特点 1139

(一)美国的风险投资 1140

(二)英国的风险投资 1141

(三)法国的风险投资 1142

(四)加拿大的风险投资 1145

(五)欧洲风险资本的联合 1147

(六)日本的风险投资 1148

(七)印度的风险投资 1149

(八)其他亚洲国家的风险投资 1150

(九)台湾的风险投资 1151

四 中国建立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问题和措施 1152

(一)问题 1152

(二)措施 1154

第三编 科技工业园区 1193

第一章 科技工业园区 1193

一 什么是科技工业园区 1193

(一)科技工业园区的含义与特点 1193

(二)科技工业园区的功能 1195

(三)科技工业园区的作用 1200

(四)高技术园区的分类 1207

二 技术创业中心 1210

(一)创业中心理论 1211

(二)国外创业中心 1212

(三)中国创业中心 1214

(四)高技术开发区与创业中心的关系 1220

(五)创业中心的作用 1221

三 科技工业园区成功的因素 1222

(一)客观因素 1222

(二)其它重要因素 1229

四 科技工业园区的人才 1230

(一)人才的素质 1230

(二)人才的类型 1233

(四)人才的培养 1235

(三)人才的流动 1235

五 科技工业园区的新机制 1237

(一)科技工业园区与技术创新 1237

(二)科技工业园区与技术转移 1240

(三)科技工业园区与风险投资 1241

六 科技工业园区的运行机制及发展管理模式 1242

(一)科技工业园区的多元参与 1242

(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环境及运行机制 1245

(三)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 1247

一 筹备工作和区位选择 1250

(一)建立科技工业园区筹备委员会 1250

第二章 如何创建科技工业园区 1250

(二)科技工业园区位选择 1251

二 科技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及规划的基本内容 1254

(一)科技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1254

(二)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1260

三 科技工业园区的技术来源与知识产权 1264

(一)科技工业园区的技术来源 1264

(二)科技工业园区中的知识产权 1268

四 科技工业园区的资金来源、市场开拓及管理服务系统 1272

(一)科技工业园区的资金来源的风险分析 1272

(二)科技工业园区的市场开拓 1276

(三)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系统和服务设施 1279

五 科技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1282

一 主要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概况 1285

第三章 各具特色的科技工业园区 1285

(一)北美高技术区 1288

(二)西欧高技术区 1295

(三)东亚高技术区 1302

(四)其它国家高技术区 1309

(五)高技术区类型与发展 1316

二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述 1319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情况 1319

(二)中国的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1322

三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类型与发展 1339

(一)高技术区类型 1339

(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始类型 1344

(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 1347

(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与体制 1348

(五)园区型管理模式 1350

(六)开发区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1351

(七)高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组织与管理 1352

第四编 技术转移研究 1357

第一章 技术转移概论 1357

一 技术及其转移过程 1357

(一)技术与技术转移 1357

(二)技术转移的过程 1359

二 技术转移的机制 1361

(一)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因 1361

(二)影响技术转移的环境因素 1363

(一)技术转移的差距 1366

三 技术转移 1366

(二)技术转移的需要与供给 1369

(三)技术转移的梯度 1372

(四)技术转移的跳跃 1374

四 技术转移的战略选择 1375

(一)技术转移的战略原则 1375

(二)技术转移的战略选择 1376

(三)技术选择的战略 1379

(四)技术引进的反求工程 1382

五 技术转移的政策与管理 1383

(一)技术转移政策的性质及内容 1383

(二)当前各国的技术转移政策 1385

(三)各国对技术转让的管理 1387

六 我国技术转移的探讨 1389

(一)我国技术转移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1389

(二)我国技术转移政策的探讨 1390

第二章 技术贸易与专利战略 1401

一 技术贸易的基本问题与发展趋势 1401

(一)技术贸易基本问题 1401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 1404

二 技术引进 1406

(一)引进技术的选择 1407

(二)引进技术的途径 1409

(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1410

(一)格局分析 1411

三 国际技术贸易谈判 1411

(二)限制性条款 1413

(三)若干技术性问题 1414

四 国际专利战与专利战略 1418

(一)国际专利战 1418

(二)专利战略的含义 1420

五 专利情报 1420

(一)专利制度与专利情报的特点 1420

(二)专利情报的作用 1421

六 技术引进中的专利战略 1423

(一)收买专利战略 1423

(二)“移植型”引进专利战略 1423

(三)“革新型”引进专利战略 1424

(四)技术对等交换的引进专利战略 1425

七 企业专利防御战略 1425

(一)抢先申请,占领技术阵地 1426

(二)集中攻关,抢在同行前面 1426

(三)重点突破,冲出对手包围 1426

(四)公开文献,阻止对手独占 1426

(五)收集证据,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 1427

(六)绕过对方专利,避免侵权 1427

(七)利用专利,争取实施许可 1427

第三章 现代企业科技情报 1428

一 科技情报基本问题 1428

(一)情报的概念与类型 1428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要求 1429

(一)企业情报搜集的原则与类型 1430

二 企业科技情报的搜集 1430

(二)企业情报搜集的内容 1431

(三)企业情报搜集的主要方法 1433

(四)情报的建档和跟踪 1435

三 企业科技情报调研 1435

(一)企业情报调研的含义、目的与特点 1435

(二)情报调研的类型与范围 1437

(三)科技情报研究的发展趋势 1439

第四章 日本技术引进的经验 1441

一 后来者居于上 1441

典型方式 1443

(一)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国外先进技术”为 1443

二 技术进步战略的“核心” 1443

(二)“二战”以后日本经历了四个主要技术发展阶段 1445

(三)技术引进工作的发展阶段 1446

(四)十分重视国内的研究开发工作,尤其以企业为主体 1456

三 政府创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1462

(一)产业政策和国际分工策略 1462

(二)导入剧烈竞争的机制 1463

(三)建立有利于对外保护自己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1466

(四)政府在研究开发工作中的具体支持 1478

四 “以人为本”的传统 1480

第五章 巴西技术引进的经验 1484

一 1822年独立后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1484

(一)发展的理论基础 1485

二 第二资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485

(二)战后经济的发展阶段与成就 1486

三 战后技术引进的模式与成效 1488

(一)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对巴西工业化建设的作用 1488

(二)70年代进入利用“对外借款”和“技术贸易”渠道大规模 1494

引进技术的阶段 1494

四 从巴西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启发 1501

(一)强烈的发展的信念与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现了较好的有机结合是巴西战后工业化建设中的最基本的经验 1501

(二)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援”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发展”与“反发展”的矛盾 1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1513

目标纲要 1513

文献资料篇 1513

第三篇 15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决策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1545

科学技术 1545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1549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556

加速科技进步 实现国家富强 1560

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1565

通知 1565

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 1572

问题的决定》的通知 1572

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印发《关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78

创办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578

的通知 1578

创办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几点说明的 1580

通知 1580

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印发对《关于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80

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印发《国家教委、国家 1582

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 1582

意见》的通知 1582

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 1586

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1586

对外经贸部、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159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1593

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关于对我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 1596

意见》的通知 159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 159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16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61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634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 16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642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647

我国信息高速公路概况 1650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1697

第四篇 1707

文章汇编篇 1707

坚持三种创新并举促进民营科技发展 1707

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712

日本中小企业新一代的智能型领导 1717

过程创新: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1721

以技术创新和科学的管理为核心建设现代工商企业 1726

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发展道路 1731

新时期四通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 1736

时代集团的创新之路 1741

北大方正依靠创新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746

联想集团的战略设计 1750

清华紫光的人才工程 1752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状况及发展 1755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758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成功与振兴企业的经验研究 1769

关于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功原因的探讨 1779

17,18世纪法国皇家科学院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1792

德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 1797

当代科技问题 1807

软科学研究再上新台阶的若干思考 1825

关于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1830

擎起高新技术大旗,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1836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 1837

知识革命与知识经济 1846

知识经济对策与战略研究的若干思考 1852

国外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若干情况 1860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1870

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社会理论 1873

保罗·罗默的经济增长理念 1878

如何评价智力资本 1882

国内知识经济研究综述 1896

浅析美国“新经济” 1907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不尽资源 1912

查看更多关于共和国方略 科教兴国知识与创新 上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