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记  上  1840-1919

中国近代史记 上 1840-1919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7
  • 作 者:徐泰来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7006562
  • 标注页数:581 页
  • PDF页数:639 页
上一篇:东港文史 第1辑下一篇:哈尼族
图书介绍
标签:主编

上卷史 1

第三节 辛亥革命 (47 1

第一节 地理、人口、民族 1

第一章 新时代的起点 1

目录 1

序 周谷城 1

绪论 1

第二节 生产力状况 3

一 受自然史制约的人类史 3

二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更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 4

三 历史任务是历史本身提出的 7

第三节 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 9

四 历史正当性 10

经济 10

五 近代机器是最危险的革命家 12

政治 13

六 近代阶级斗争 14

七 斗争形式问题 16

八 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17

九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 20

文化教育 20

十 爱国与进步 22

军事 23

十一 关于近代资产阶级 23

十二 近代历史线索 24

第四节 国际环境 26

第五节 历史发展的新因素 29

一 资本主义萌芽 29

二 西学的输入 31

十三 近代史分期 36

三 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 36

第二章 近代历史的开端 39

第一节 鸦片战争 39

一 商品与鸦片:中西冲突的开始 40

(一)从商品到鸦片 40

十四 近代史撰写体例 42

(二)鸦片的危害与朝野人士的反应 44

(三)中国人民正义的禁烟运动 50

二 战争:侵略与反侵略 57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从抵抗到妥协 57

(二)清政府的求和与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 63

(三)反思:悲剧的原因 67

三 欧风美雨:传统社会的变轨 70

(一)不平等条约与社会矛盾的新组合 70

(二)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74

(三)“师夷”与“制夷”: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向 80

的普遍起义 86

第二节 农民起义的旧形势与新趋向 86

一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 86

二 太平天国的兴亡 92

三 太平天国时期近代化的趋向 104

(一)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120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近代化意识之发展 120

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 120

(二)战争的爆发、进程及后果 123

(三)沙俄趁火打劫 137

二 近代化意识之发展与北京政变 140

第三章 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50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发生 150

一 民族危机与振兴意识 150

二 洋务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152

三 农民起义对洋务运动车轮的推动 155

一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159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西方先进生产力的最初引进 159

二 西方生产力的最初引进 163

(一)近代军事工业的滥觞 163

(二)近代军事工业的大规模创办 164

第三节 中西文化冲突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171

一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形成和分野 171

二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争 173

三 洋务派与顽固派斗争的实质 182

(一)“中体西用”论的历史考察 186

四 “中体西用”论的产生及其评价 186

(二)“中体西用”论的历史作用 188

第四节 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的展开 192

一 民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92

(一)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193

(二)矿业 195

(三)冶炼业 196

(四)轻工业和机器修造业 197

二 外交的近代化 199

(一)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199

(二)外交人员素质的近代化 201

(三)外交近代化的意义 203

三 军事的近代化 205

(一)陆军开始向近代陆军过渡 205

(二)近代海军的建设 207

四 教育的近代化 209

(一)近代学校的兴办 209

(二)派遣出国留学生 211

五 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212

(一)科学技术近代化的途径 212

(二)科学技术近代化的内容 213

第五节 社会阶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变化 215

一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 215

(一)资产阶级的产生 215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224

二 社会意识的变化 229

第四章 殖民地化与独立近代化之冲突 235

第一节 边疆危机 236

一 沙俄侵略中国西部边疆 236

(一)新疆的动乱与俄国的入侵 236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238

(三)中俄伊犁交涉 243

二 日美侵犯台湾 246

(一)马嘉理案和《烟台条约》 248

三 英国侵略西南边疆 248

(二)英国侵略西藏 250

第二节 中法战争 253

一 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253

二 主要的战争与和谈 262

三 近代化与战争的胜负 274

第三节 中日战争 277

一 中日近代化竞赛和日本不宣而战 278

(一)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最初反映 278

(二)中日的军备竞赛 280

(三)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与不宣而战 293

二 中日近代军事力量的较量 300

三 《马关条约》与三国干涉还辽 309

(一)议和的酝酿 309

(二)中日议和 311

(三)《马关条约》 313

(四)三国干涉还辽 314

四 台湾的建设与沦陷 316

(一)建省前后的建设 316

(二)台湾民主国 317

(三)台湾军民的浴血奋战 318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20

一 救亡图存的紧迫形势 320

第五章 政治近代化的尝试与反帝爱国运动 320

二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要求 332

第二节 政治近代化的尝试 337

一 近代化意识——维新思潮的涌现 337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高潮 347

三 百日维新和近代化措施 358

四 维新运动的失败与历史意义 364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 369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369

二 八国联军入侵与民族抗战 383

三 《辛丑条约》 400

一 清末新政的原因 407

第四节 清末改良与宪政 407

二 改良措施 410

三 清末宪政与政治近代化的努力 413

第六章 政治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430

第一节 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与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430

一 日俄战争和英军入侵西藏 430

二 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434

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437

四 各地人民的爱国斗争 443

一 孙中山和革命团体的出现 451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51

二 革命派的纲领及其与改良派的论争 461

三 同盟会的组织发动和武装斗争 468

一 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 471

二 共和国成立和近代化措施 482

三 清帝退位与袁世凯上台 490

第四节 军阀统治与反帝制复辟斗争 499

二 二次革命 503

(一)袁世凯的专制野心和张、方案件 503

一 近代民主宪政的试步 …………………………(499 ) 503

(二)宋教仁血案 508

(三)二次革命的爆发和失败 512

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保护共和的护国战争 516

(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摧毁 516

(二)洪宪帝制 520

(三)反袁阵线的形成 524

(四)护国运动的爆发和袁世凯的覆灭 528

四 军阀纷争和护法运动 531

(一)军阀纷争和张勋复辟 531

(二)段祺瑞卖国独裁与护法运动 537

(一)反对沙俄策动的内外蒙古分裂的斗争 544

五 保卫边疆的斗争 544

(二)抗击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548

(三)英国分裂西藏的略侵活动 550

第五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决战 553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553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553

(二)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559

二 与封建意识形态的总决战——新文化运动 564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68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574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76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近代史记 上 1840-1919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