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  恩格斯  论历史科学

马克思 恩格斯 论历史科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马列毛邓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黎澍 蒋大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010000743
  • 标注页数:490 页
  • PDF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分五部分: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科学工作者的素质和训练。

查看更多关于马克思 恩格斯 论历史科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 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1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1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使人类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 6

(二)唯物史观使历史学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根本改造,成为科学 6

(二)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的指南,不能作为套语。反对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理论 10

(三)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 15

三、历史研究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 16

(一)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16

(二)不要用个人情绪支配科学研究 17

(三)客观主义不能揭示社会历史真理 22

(四)检验历史科学真理的标准 23

四、历史研究与现实 25

(一)不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就不会有成功的党的政策 25

(二)善于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 29

(三)现代史研究能直接促进当前斗争的开展。洞察当前事变的意义,不仅要研究过去的历史,而且要考察当前历史的一切细节 33

(四)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理论思维,历史科学真理的相对性 39

(五)在自由的学术竞争中发展科学 42

五、社会历史研究与自然科学 43

(一)社会历史研究应当学习和吸取自然科学成果。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 43

(二)社会领域研究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理论 47

第二 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 55

一、人类社会发展是服从于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55

(一)社会运动是服从于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55

(二)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区别 56

(三)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59

二、人们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各种社会力量的历史创造作用 67

(一)人们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 67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 67

历史是由各种方向不同的社会力量融成的历史合力的结果 69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70

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 70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72

劳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胜利最终属于被剥削者 75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77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77

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伟大人物 81

(四)剥削阶级反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84

(五)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6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89

(一)人们的物质关系是他们的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 89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 89

人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90

作为社会基础的物质经济关系包括围绕这一社会形式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91

(二)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是生产力,它与生产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是历史的推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99

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的因素 99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00

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 101

科学推动生产发展 103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04

随着新生产力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关系 107

(三)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就形成人们的历史联系。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愈益成为世界的历史。人类历史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109

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就形成人们的历史联系 10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过程及其变化 111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愈益成为世界的历史 112

人类历史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16

(四)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 119

社会形态发展表现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各种经济时代区别的标志 119

从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来论述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 121

旧生产方式向新生产方式过渡的途径 131

四、人们相互间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关系 137

(一)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演变成为从属的关系。婚姻和家庭形成的发展 137

(二)氏族和部落。古代欧洲的几种社会关系形式 149

氏族和部落 149

古代欧洲的几种社会关系形式 157

(三)在文明社会人们的一切相互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原始的,具有决定性的关系 161

文明社会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其中经济运动是原始的,具有决定性的 161

经济运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生产起着支配的决定的作用 164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各时代的经济 166

(四)政治关系的积极作用 170

政治关系的相对独立性。政治上层建筑各因素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产生作用 170

政治关系也是社会关系。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裂为阶段时产生的。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又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173

国家、政治制度从属于经济关系,一切政府都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 178

法起源于经济生活条件,是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181

法的相对独立性,它具有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的特殊能力 184

军队是国家为了进攻或防御而维持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军队素质取决于物质经济条件,它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欧洲军队的发展 186

(五)阶级和阶级斗争 191

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了文明历史的内容 191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划分的根据 193

个人、政治派别都隶属于一定阶级。单独的个人可以转变阶级立场,这并不影响阶级斗争 197

剥削阶级的历史作用。反动统治阶级不甘自愿退出历史舞台 200

阶级斗争是文明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02

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经济基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03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06

(六)民族和民族关系 210

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每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 210

民族征服有三种可能。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211

民族独立是讨论内政问题的前提。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 213

私有制和资本是造成民族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各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214

五、思想和文化 215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215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15

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217

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改变 220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它在历史发展中有巨大意义 223

(二)理论以实际的需要为基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226

理论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它以实际的需要为基础 226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228

(三)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艺术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同社会的一般发展不成比例 231

(四)语言是现实的实践的意识。语言产生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 237

语言是现实的实践的意识,是交往和社会斗争的工具 237

语言产生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语言是逐渐发展的 239

(五)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应 244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的历史性 244

共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道德的共同处。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相适应 245

(六)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47

宗教是一个或几个民族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 247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人民的鸦片 252

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随着产生它的社会根源被消灭而消失 254

第三 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258

一、社会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历史是发展的 258

(一)社会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258

(二)历史上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259

(三)完美的社会和国家只存在于幻想中,一切社会形式都具有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262

二、历史发展是充满矛盾的运动 267

(一)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267

历史上的统一物分成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 267

每一历史事物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271

罪恶有时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275

(二)全部社会发展都在经常的矛盾中演进 280

(三)社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286

历史现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286

人类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类似报应的东西 287

历史的讽刺 290

三、历史运动中的量变和质变、进化和革命 295

(一)量转化为质。历史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态到新质态的发展 295

(二)历史运动有进化和革命的两种形式 297

四、历史发展的螺旋形式 299

(一)历史以否定的否定方式运动。每一种事物都经过自己的特殊的否定方式获得发展 299

(二)历史循着曲折的道路发展。有时可能倒退,有时可能重演 309

五、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与相互关系 315

(一)历史运动的因果联系 315

(二)历史发展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17

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 317

历史发展中新内容对旧形式的利用和改造 319

陈旧的东西力图在新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是历史辩证法的一种表现 323

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可以包含历史上正确的、合理的内容 324

(三)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326

历史的必然性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 326

偶然性在历史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28

(四)历史上本质关系隐藏在现象形态后面 332

历史事物的现象形态和本质不是直接合而为一 332

历史上一些思想家、党派和集团常用言辞和幻想掩盖真实本质 333

不认识自己真正实质的人常为历史所作弄 335

(五)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38

越是深入地追溯历史,同出一源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点就越来越消失。相同的经济规律起作用,会产生同一性质的结果 338

由于各种具体条件不同,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上会产生显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差别 342

六、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法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344

(一)唯物的辩证方法的制定。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344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必须借助辩证法。蔑视辩证法要受到惩罚 346

(三)运用辩证方法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 348

第四 历史研究的方法 354

一、研究必须充分地准确地占有资料。事实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 354

(一)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 354

(二)从大量记载中,整理出准确可靠的资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361

(三)要忠实地对待所用的资料 367

(四)事实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事实的全部总和去掌握事实 369

(五)分析现象,抓住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372

(六)反对从观念出发,把历史看作观念的实现,当代范畴的排列次序 374

二、立足于对象整体,系统地研究问题 381

(一)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过程都处于系统联系中,以整体的方式存在 381

(二)整体与构成它的个体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384

(三)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使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386

(四)从整体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对象 389

(五)把部分和整体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390

(六)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历史 392

三、从社会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的科学途径 399

(一)在一切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的道路 399

(二)归根到底的内涵,社会意识并非径直地由经济事实产生,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积极的因素,这是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 404

四、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 409

(一)一切社会制度和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进行研究时,不应当从“永恒正义”出发,而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和现象的条件出发 409

(二)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417

(三)从发展中考察一切历史现象 423

五、从现实出发,逆向地考察历史的方法 426

六、历史比较方法 428

(一)比较能使我们找到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 428

(二)历史比较的类型:寻找相异点的比较,寻找相同点的比较,既找相同点又寻相异点的综合比较 434

(三)历史比较方法遵循的原则:可比性;在对被比较的各方分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441

(四)不要作肤浅的历史对比 444

七、阶级分析方法 445

(一)阶级分析是理解文明历史的一把钥匙 445

(二)进行阶级分析必须研究各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经济条件和各种社会条件 450

八、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 457

九、叙述研究成果的方法 461

(一)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采取何种叙述方法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 461

(二)逻辑方式与历史方式的一致 462

(三)马克思的引证方法 464

第五 历史科学工作者的素质和训练 467

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独立的专门研究,才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 467

二、忠于科学,敢于承认真理和坚持真理 469

(一)取于承认真理和坚持真理 469

(二)克服狭隘,要有远见。只有十分渺小的人才妒忌天才 471

三、用辩证的态度对待研究成果,没有永恒真理,不要过分相信权威 473

(一)没有永恒真理,不要过分相信权威 473

(二)要懂得传统的力量,善于利用传统和在必要的时候敢于打破陈腐的旧传统 476

四、要有严格认真的科学责任心和著作责任心 477

(一)要有严格认真的科学责任心和著作责任心 477

(二)不要自命不凡,反对不负责任和浅薄 480

(三)献身于作品。不要把作品作为猎取名利的手段。反对剽窃和伪造科学 481

五、刻苦学习,系统钻研 485

(一)刻苦学习,用批判的态度领会学得的知识。不学无术是悲剧的灾星 485

(二)根据原著,系统地钻研 488

(三)从亲身经验和本身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 490

查看更多关于马克思 恩格斯 论历史科学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