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占峰等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分析、题解与模拟  二级Visual Basic语言

    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分析、题解与模拟 二级Visual Basic语言

    志成,洋波主编2007 年出版336 页ISBN:7121033968

    本书由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组织编写,紧扣教育部考试中心新推出的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应试指南、考点分析与同步训练、5套笔试全真模拟试卷及解析、...

  • 高等学校教材  CAD/CAM系列  AutoCAD实训题集与绘图指导

    高等学校教材 CAD/CAM系列 AutoCAD实训题集与绘图指导

    郭俊英,继海主编2011 年出版162 页ISBN:9787040329247

    本书是在总结编者多年AutoCAD应用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15章,编入了大量AutoCAD上机实训的题目。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基本绘图,图形编辑,图层,绘制平面图形,尺寸和文字标注,图块,图案填充,绘制组合体视....

  • 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  Revit Architecture 2016操作教程

    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 Revit Architecture 2016操作教程

    孟良编著2016 年出版233 页ISBN:9787548721994

    本教材是指导初学者学习Revit Architecture 2016中文版绘图软件的操作教程。书中详细地介绍Revit Architecture 2016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创建及绘图的应用技巧,使读者能够利用该软件方便快捷地创建信息模型和...

  • 机器人技术基础

    机器人技术基础

    极峰,易际明主编2006 年出版290 页ISBN:7040193051

    本书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之一 ——“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以国内目前较流行的首钢莫托曼机器人为主线,较系统地介绍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书...

  • 纳兰性德词评注

    纳兰性德词评注

    淑丽编著2017 年出版210 页ISBN:9787100154215

    本书精选纳兰性德词中经典之作110首,对其进行简单的校对、注释,并进行了评析。注释中除了字词的简单注解之外,主要就纳兰词中的一些用词进行了梳理,查找前代这一词语的与本词相似的运用和具有代表性的出处,一般...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3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合同卷 3

    江必新等著2015 年出版418 页ISBN:9787509367421

    【指导性案例】 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精选了个别最高院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裁判规则】 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所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形成裁判结论所确立的规则,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认定事实...

  • 低煤化储层三相态含气量模拟研究

    低煤化储层三相态含气量模拟研究

    傅雪海,简阔等著2015 年出版157 页ISBN:9787030462695

    系统地开展了低煤级煤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揭示了低煤级储层在煤岩组成、含水性、孔隙性、吸附性等有别于中、高煤级储层的特有表现形式;物理模拟了低煤级煤层水系统(煤层和顶板内原位水)中甲烷溶解...

  • 基于AE与C#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基于AE与C#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李小根,张俊峰,孙大鹏,王安明等著2015 年出版347 页ISBN:9787517038122

    本书应用Visual Studio 2010专业版和ArcGIS10.0作为数字城市信息管理系统(水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林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介绍了这两种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其中重点介...

  •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路径与规划模式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路径与规划模式

    张沛,孙海军,张中华,程兴国等著2015 年出版494 页ISBN:9787030455840

    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背景和新动向,本书融合区域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视野,在全面解读城乡关系的经典理论、有效检讨城乡关系的现实问题以及总结城乡协调发展经验启...

  • 网络社会生态学

    网络社会生态学

    张真继,张润彤等著2008 年出版355 页ISBN:9787121070617

    本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学、数学、运筹学、系统论和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来分析网络社会的生态学属性和本质性规律,旨在通过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分析网络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