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
-
百年徽商与社会变迁 以苏州汪氏家族为例
陈加林著 2014 年出版453 页ISBN:9787208120709本文以苏州汪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苏州汪氏的世系源流,梳理各支派系自明清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尝试将其与苏州地方社会联系起来,探讨国家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居于国家、地方之间的家...
-
-
-
沙俄东侵与黑龙江流域的历史变迁
张少冬著 2014 年出版195 页ISBN:9787549004683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论证了从1584年起,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向东侵略扩张的历史。详细论述了沙俄在东侵的进程中,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
-
-
环境、科学与社会变迁
王书明著 2014 年出版227 页ISBN:9787010136363环境与科学是当代社会变迁的关键变量。环境危机刺激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科学作为当代社会变迁的关键变量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又有负作用。现代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清醒的反思,以此减...
-
青年与社会变迁 中国和俄罗斯的比较研究
李春玲 (俄)科兹诺娃等著 2014 年出版351 页ISBN:9787509763988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进行的《中国与俄罗斯青年与社会变迁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中俄双方学者经过两年多的比较研究,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和文献研究资料,对中国和...
-
-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美)罗纳德·H.科斯著 2014 年出版308 页ISBN:9787543223431这是一本关于产权与制度变迁理论的论文集,书中精选了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名家代表作13篇。这13篇经典论文总体上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含第1—8篇产权学派的名家代表作,下篇包含第9—13篇新制度学派的经...
-
-
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 海疆纵览 中国海域地理变迁和资源开发
李杰主编 2013 年出版325 页ISBN:9787515703626本书系《海洋与军事》系列丛书《中华民族与海洋》卷之一,全书重点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海域地理变迁和资源开发情况,本书力图的全新的材料,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今天我国海疆的全方位图解,本书在介绍大海历史变迁的...
-
民生维艰:田赋负担与乡村社会变迁 以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为范围
张启耀著 2013 年出版303 页ISBN:9787203083665本书以山西地方社会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再现田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态度与导向、田赋征收与缴纳中农村主要阶层如绅士、地主、村长副以及农民的心理及行为,揭示山西田赋等赋税问题的本质、...
-
经济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地位变迁史
兰日旭著 2014 年出版268 页ISBN:9787040398106本书主要概述了中国在中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变迁历程,指出中国在中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上升—下降—上升的动态变迁历程。本书按照地位变迁的不同时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进行了分析:19世纪初以前,中国形...
-
因革之变 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的近代变迁
朱军献著 2013 年出版318 页ISBN:9787203083863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历史学研究,多年来对河南郑州、开封、朱仙镇三座城市的经济历史变迁进行了扎实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其主要学术成就结集出版。本书史料丰富翔实,大都为珍...
-
-
湖畔异居者 从一个村庄看摩梭走婚及其变迁
赵鹏著 2014 年出版231 页ISBN:9787566007520本书旨在通过对云南省宁蒗县落水村的个案研究,来考察泸沽湖畔摩梭走婚文化的当代变迁问题。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试图引入新的认识范式对摩梭及其走婚文化进行分析和审视,即运用人类学诗学、神话学的范式重新介入...
-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分析
王君著 2014 年出版114 页ISBN:9787566809957本书在对相关的经济学及金融学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介绍,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和考察,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主要缺陷,进而提出完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政策建...
-
二战后东亚地区社会变迁的政治分析 东亚威权政治及其转型研究
许开轶著 2014 年出版263 页ISBN:9787565017728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依据比较现代化、战略选择、新制度主义等政治发展理论,对二战后东亚地区(包括地理学意义上的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泰...
-
离乡不离土 20世纪前期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变迁
安宝著 2013 年出版450 页ISBN:978720308277420世纪前期,随着华北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的地主阶层逐步脱离乡村社会并到城市发展,但是他们并未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乡村土地,与此同时乡村土地交易频繁,不在地主阶层随之出现。不在地主出现之后,对农村社会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