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06秒)
为您推荐: 教育部全国教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培训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编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 全国人力资源系统普法领导小组组织编写 山东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国梦·教育情 名师名家论教师教育
付义朝,郑宁主编;张璇,曾艳,赵昂,刘沾副主编2015 年出版255 页ISBN:9787562269328本书以教师教育为主题,正文汇集中国自先秦至近现代各时段名师名家的相关文章四十余篇。附录收录国外教育家文论诸篇,以及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教师教育的重大政策纲领性文件6篇,以供读者查阅参考。全书从...
 - 
           
           朱自强学术文集 9 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
朱自强著2015 年出版307 页ISBN:9787556813384文集包含有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论、儿童文学评论、外国儿童文学研究、语文教育和儿童教育研究,是儿童文学界最具规模、最具有跨学科性的一套文集,具有重要的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意义,对于改变儿童文学学术研...
 - 
           
           从生活中悟教育智慧 教育隐喻启示录
严育洪著2015 年出版244 页ISBN:9787518405404本书通过十六个教育隐喻探讨了来自生活的教育智慧。它意在告诉读者:教育的隐喻既可以带给读者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召力量,也可以向读者展示教育视域的丰富多彩。通过解读隐喻,读者会努力寻求隐喻的潜在意义,引发读...
 -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 教育改革理论卷
朱永新总主编;陈中原本卷主编2015 年出版570 页ISBN:9787535196675《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丛书分为十卷:《教育改革理论卷》《学前教育卷》《中小学教育卷》《高等教育卷》《职业教育卷》《终身教育卷》《学科教学卷》《教育实验卷》《德育卷》《教育体制与财政卷》。《学前教...
 - 
           
           民国教育史料丛刊 753 中等教育·教学法及参考书
李景文,马小泉主编2015 年出版723 页ISBN:753478221X精选民国版教育类书籍3100种,分教育基础档案、教育理论论著、中小学教材三大类汇编影印,为国内第一次大规模整理和出版民国教育专题文献,对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嬗变以及百年来中国教材编...
 - 
           
           未来教育家文库 王志宏与高新全人教育
王志宏著2015 年出版180 页ISBN:9787303192274全人教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教育学概念,从蔡元培提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开始,至毛泽东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直至素质教育的提出,这一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与历史内涵。本书结合全人教育的基本理论,对全人教育进行...
 - 
           
           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理论与课程丛书 学前儿童戏剧教育
张金梅著2015 年出版302 页ISBN:7565122920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旨在从社会性别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记录、描述、分析巨大的农村社会变迁,并以父权制度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私人、公共两大领域研究分析农村的性别、代际关系和权威结构,分析...
 - 
           
           杏坛拓新录 北京八中超常教育30年文集之教育篇
赵大恒,解淑萍编著2015 年出版242 页ISBN:9787507748604本书为北京八中超常教育30年文集之教育篇。是八中少儿班各学科老师(自然体育课、地理等,期中自然体育课是超常教育少儿班的特创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总结,经典案例,学生与老师们的心理活动等,还有老师.....
 - 
           
           教育的情愫 朱永新教育书影录
朱永新主编2015 年出版355 页ISBN:9787544078771本书文笔老到,内容丰富,含蕴深刻。作品不仅具有教育家的专业水准,还有小品文的风味。不仅有极为珍贵的材料保存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艺术品评功效。和一般的书影录有所不同,作者在品书的背后,更是在品人和品事,贯......
 - 
           
           民国诗歌史著集成 第11册
陈引驰,周兴陆主编2015 年出版357 页ISBN:9787310049653本书包含《三百篇演论》一册,全书分八节,未标目。其主要内容涉及诗经编撰问题,齐、鲁、韩、毛四家诗注问题,《诗序》问题,逸诗考证,诗经体例断代等问题,“四始”与“六义”,诗经的文学艺术,总论诗经之特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