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84秒)
为您推荐: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press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郑振远主编2017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509383292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落实中央的决定,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并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首善之区的基本目标,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推进北京市社会矛盾化解法治化建设。为落实党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组...
-
社会转型中的困局 以国民政府南京市社会局为考察中心
王慎著2016 年出版240 页ISBN:9787210089223学界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末期,其考察角度大都具有宏观性,相较之下,以地方机构为切入点进行剖析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该项研究依据大量的原始材料,努力从农工商为主的经济管理、劳动行政管理、公益...
-
社会建设蓝皮书 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宋贵伦,冯虹主编;唐军,岳金柱执行主编;胡建国,宋国恺副主编2014 年出版344 页ISBN:9787509761847近年来,北京市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极其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北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
-
国是建言 第6辑 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言献策专辑
《国是建言》编辑组编2006 年出版450 页ISBN:7503417153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全国政协于2005年7月和10月先后召开了专题协商会和十届十一次常委会。该书从履行政协职能的角度,体现了人民政协在中央决策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北京党史纪事 第9辑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2012 年出版457 页ISBN:97870101069151982年至1992年这十年是改革的十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坚持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党的...
-
传承·创新·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
夏东民,金朝晖,罗健等著2014 年出版404 页ISBN:9787010140155中国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模式,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和未来长远发展问题而构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范式,这一范式...
-
社会建设蓝皮书 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宋贵伦,冯虹主编;唐军,岳金柱执行主编;胡建国,李君甫副主编2015 年出版320 页ISBN:9787509781357本书是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的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员2015年研究的又一个新成果,是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的第六本,本书对北京市2014年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也展望了2015年的社会...
-
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北京党史纪事 第8辑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2012 年出版406 页ISBN:9787010106953“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重大历史是非作了认真的清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平反冤假借案,落实了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各项政策。通...
-
现代化的辩证法 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陈善光著2005 年出版294 页ISBN:7010048827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辨证统一的原理,阐明中国经济特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特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探讨了广东现...
-
俄罗斯社会转型与宪政之路 文化哲学的视角
杨昌宇,陈福胜著2009 年出版252 页ISBN:9787509706169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社会转型,在形式上是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的变革,在本质上则是一种文化转型,它为社会制度变革提供了深层动力。在现代社会,以民主宪政为基本内涵的法治型文化模式正成为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