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02秒)

为您推荐: 第十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 press第十一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 第十一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 press第九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 第九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 第十届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先行者王惕斋

    王勤谟编2011 年出版259 页ISBN:9787807438502

    王惕斋,原名王仁乾,宁波慈城人。1870年,王仁乾是当时仅有的被日本政府允许住在其外国人居住地的13个中国人之一。对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具有重大贡献,并且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多个第一。本书由王惕斋之孙,中国老科...

  • 旧世界的相遇 近代之前的跨文化联系与交流

    (美)杰里·H.本特利著;李大伟,陈冠堃译;施诚校2015 年出版193 页ISBN:7542654365

    全球史研究名著。在本书中,作者以其首创的“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范式,从文化改宗、融合和抵制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近代之前四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传播,对欧亚大陆主要的思想文化传播及其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梳...

  • 中华文化交流教程 英文版

    朱梅红,李琼,安福勇等主编2013 年出版224 页ISBN:9787560992761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和材料,对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多彩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生活。本书呈现了中华文明立体而...

  • 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

    赵明龙等著2016 年出版530 页ISBN:9787219099810

    本选题是广西社会科学院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海丝绸之路月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成果。本成果既对南海丝绸之路这段历史进行回顾总结,也揭示了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规律和特点...

  • 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编2015 年出版250 页ISBN:9787116094468

    本书详细记录了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等15人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不仅反映了获奖者的成就与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和水平。本书内容翔实,极大的还原了15位地质工作者所取得...

  • 见证共和国 全国惟一的一至十届人大代表申纪兰

    刘重阳,王占禹著2007 年出版385 页ISBN:780741149X

    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今是全国唯一的一至十届人大代表。本书以山西省长治市西沟村为载体,以申纪兰为主线,透视了中国农村坎坷的发展进程。同时也记叙了申纪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

  • 第十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 2007

    王泽九,苗培实,马秀兰主编2009 年出版229 页ISBN:9787116063297

    本书汇集了第十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6位获奖者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它不但反映了获奖者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和水平。书中还收录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的有关文献...

  • “一带一路”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

    侯富儒编著2017 年出版274 页ISBN:9787517823865

    本书主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进行介绍、鉴赏与研究。2015年5月28日中国政府颁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战略计划。其中有...

  • 北方民族与佛教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孙昌武著2015 年出版545 页ISBN:9787101106473

    本书共九个章节,论述了十六国时期、北魏、西夏、金、元、清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领导下的佛教政策、佛教发展状况,以及佛教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录如下:序章十六国时期佛教与民族大迁徙、大融合...

  • 传统视域下的钱穆 中外文明交流史数论

    吴华,黄豪,郭俊良等著2015 年出版157 页ISBN:9787543966277

    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历史人物、道德劝善和社团经济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外来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旨在揭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系统,而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

学科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