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75秒)
为您推荐: 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组 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机制研究课题组著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制 课题组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改革走向与实现途径研究课题组著 建筑施工与运营碳排放研究课题组著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风险研究组著
-
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
赵斌著2018 年出版193 页ISBN:9787302476153本论文利用二维挥发性区间(2D-VBS)箱式模型对有机气溶胶多级氧化实验进行了模拟,提出了用于三维数值模拟的2D-VBS参数化方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CMAQ/2D-VBS三维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利用外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拟系...
-
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排放源清单建立的技术方法与应用
郑君瑜,王水胜,黄志炯,尹沙沙,叶斯琪著2014 年出版424 页ISBN:9787030389114本书以研究方法、区域污染特征、成因分析、清单建立和模型控制为主线,力求系统反映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及其清单研究与应用模型的内在关联。作者写作着眼点在于:如何建立准确可靠、覆盖各类污染源、满足区域空气...
-
伦理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以宁波为例
王志新,郑娟等著2014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308123273本书针对低碳城市的伦理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从低碳伦理的概念和人们对低碳城市的关注作为切入点,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研究低碳城市建设问题,重点阐述了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问题即生态环境伦理、生...
-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排放
徐明厚,于敦喜,刘小伟著2009 年出版315 页ISBN:9787030230607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是目前我国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煤粉燃烧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燃煤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由于易于富集有毒痕量元素,在大气中滞留时...
-
绿色建筑技术与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曾桂香,王楠著2018 年出版197 页ISBN:9787517060444面对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发展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本书以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为视角,以保持经济发展、...
-
全球价值链、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孟渤;高宇宁编2017 年出版241 页ISBN:9787520107365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的同时,也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目前,中国正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实施“十二五”规划,通过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
-
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
曹文虎,李勇主编2009 年出版363 页ISBN:9787225033587本书对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风险监控机制及规避路径研究
彭皓明著2017 年出版336 页ISBN:9787514180770本书围绕煤炭依赖型区域如何监控并规避生态风险展开研究,旨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支持和途径解析。研究过程较为准确地识别了煤炭依赖型区域生态风险的压力源;明晰了该区域生态风险控制的目标;并...
-
汽车排放污染物控制与零排放净化技术
支树模著2012 年出版265 页ISBN:9787506666459本书介绍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和危害;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和限值及其诊断;并结合现行车辆排放标准介绍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净化技术以及车用燃料和排放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
中国多尺度区域碳减排 格局、机理及路径
武红著;李伟丛书主编2014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517701910本书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从时空耦合的角度对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尺度的研究,每个尺度都分别选取表征碳排放的三个重要指标(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