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子时代的先驱者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传记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温度场对圆锯片动态稳定性影响<em>的</em>理论与实验研究

    温度场对圆锯片动态稳定性影响理论与实验研究

    李黎著2006 年出版215 页ISBN:7802092949

    本书采用实验方法在圆锯上模拟切削加工时温度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求得其引发热应力和热变形,以及它们与圆锯片各阶固有频率、临界速度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圆锯总残余应力与其动态稳定性...

  • 诅咒<em>的</em>电子邮件

    诅咒电子邮件

    (日)川北亮司著;王建新,肖志译2006 年出版114 页ISBN:7535333524

    本书是玛利亚侦探社系列之一。一个叫流夏女大学生收到了一封“死神丘比特”发来电子邮件,她晚上又发现好像有人跟踪自己,于是给香玲打了电话……故事就从这开始。小朋友,你想不想到玛利亚侦探社当侦探呢?我...

  • 岁寒三友-诗意<em>的</em>设计  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作品集

    岁寒三友-诗意设计 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作品集

    何洁,靳埭强,杭间主编2006 年出版136 页ISBN:7531436213

    中国图形艺术具有7000多年历史,形、意之间和谐,体现了人类可歌可泣追求与智慧。本书作品源自两岸三地著名设计师之手,主题为“岁寒三友,诗意设计”,作品具有东方美学审美及传统思想,视觉语言强烈,是......

  • 大气污染跨区影响研究  山西大气污染影响北京<em>的</em>案例分析

    大气污染跨区影响研究 山西大气污染影响北京案例分析

    牛仁亮,任阵海等著2006 年出版263 页ISBN:703018033X

    全球性环境污染引发跨区域、跨国界环境纠纷,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提出了严格要求。本书从华北区域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出发,重点分析山西大气污染对北京影响,为改善北京环境...

  • 有特殊需要<em>的</em>脑与学习

    有特殊需要脑与学习

    (美)DAVIDA.SOUSA著;“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2005 年出版175 页ISBN:7501946965

    对“特殊学习问题学生”问题,本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将脑研究科学和教育科学紧密联系起来。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特殊,是因为脑构造特殊。因此,特殊脑需要特殊学习,更需要特殊教育政策、方式和方法...

  • 关键词200  文学与批评研究<em>的</em>通用词汇编

    关键词200 文学与批评研究通用词汇编

    廖炳惠编著2006 年出版264 页ISBN:7534376548

    在本书中,廖炳惠教授对文化与批评研究领域里出现频率较高200个词汇进行了界定和解说。他深入社会历史、政治、文化背景,阐述了这些词汇起源及其意义发展、流变,概括了相应历史时期主要理论家对它们论...

  • 高台驻足  一个领导者<em>的</em>人生感悟

    高台驻足 一个领导者人生感悟

    黄翔著2007 年出版158 页ISBN:7802162254

    本书是一本身居高位领导者人生感悟,更是所有为官者心灵鸡汤。全书分为学海无涯、远离浮躁、清廉人生、创造和谐、高台驻足五辑,以随笔形式探究了在喧闹和浮躁现代社会,为官者如何在各种诱惑包围中...

  • 恋爱中<em>的</em>妇女  第2版

    恋爱中妇女 第2版

    (英)劳伦斯(Lawrence,D.H.)著;袁铮,黄示民,梁锦成译2005 年出版292 页ISBN:7531711109

    这部长篇小说是劳伦斯杰作。书中描述了英国布兰温家族中三代人恋爱故事:第一代人汤姆和莉迪亚,只有情爱和谐,此外一切都充满了艰难困苦;第二代人安娜和威尔也曾缱绻于情恋,他们由于对理想认识不同而陷入...

  • 全球化下<em>的</em>中国经济学  2006

    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学 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06 年出版578 页ISBN:7802303176

    本书是值中国博士后2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编博士后优秀论文集。全书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理论专题,主要是对一些经济主题进行数量模型分析;第二部分是货币与银行专题;第...

  • 博物馆民族志  中国西南地区<em>的</em>物象叙事与族群历史

    博物馆民族志 中国西南地区物象叙事与族群历史

    安琪著;徐新建主编2014 年出版229 页ISBN:9787105131181

    本书主体部分围绕民族博物馆与中国现代性关系展开,将20世纪中国民族国家建设引入西南边疆论域之中,深入探寻民族博物馆“物象文本”如何塑造了族群历史叙事典范。本书立足点,在于同时把握“物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