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诗名篇钢笔楷书字帖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em>唐诗</em>宋词元曲大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

    杨永胜,何红英主编2012 年出版419 页ISBN:9787119076188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代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序》)诚如其言,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古典诗词一......

  • <em>唐诗</em>杂论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2009 年出版296 页ISBN:9787101066944

    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

  • 东方智慧丛书  <em>唐诗</em>选译  汉柬对照

    东方智慧丛书 唐诗选译 汉柬对照

    才学娟选释;罗宇菲,李贞莹绘;罗宇菲著2017 年出版273 页ISBN:9787549591787

    唐诗选译》(汉柬对照)精选唐诗50首,并作柬埔寨语翻译,配绘精美插图,为柬埔寨语人群了解唐诗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态提供了一个优质读本。《唐诗选译》(汉柬对照)属《东方智慧丛书》之一种。《东方智慧丛......

  • 绿窗唐韵  一个生态文学批评者的英译<em>唐诗</em>

    绿窗唐韵 一个生态文学批评者的英译唐诗

    俞宁著2014 年出版245 页ISBN:9787532573059

    本书是一部美籍华人学者的译作,选材精良,他从《全唐诗》中精选出一百一十五首符合二十一世纪生态文学批评标准的唐诗,反复斟酌,逐句推敲地将它们翻译成英文,并写了详细而又较有特色的译者注。此书为包括唐代文学...

  • 图解<em>唐诗</em>宋词元曲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经典  精编精注  全彩读本  白话彩图典藏版

    图解唐诗宋词元曲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经典 精编精注 全彩读本 白话彩图典藏版

    笠翁编2017 年出版438 页ISBN:9787511363428

    本书《图解唐诗 宋词 元曲》在参考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清代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首》和其他众多优秀版本的基础上,精选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600首经典诗歌,本书还增设了注释、赏析等辅助性栏...

  • 一日看尽长安花  英译<em>唐诗</em>之美

    一日看尽长安花 英译唐诗之美

    何中坚译著2017 年出版305 页ISBN:9787508663876

    时下坊间所见的唐诗英译本,每每以散文短句平铺直述译出,并不押韵。偶有配以对韵,却往往为求配韵而扭曲诗句原意,亦缺乏唐诗的韵味,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有鉴于此,作者特别采用完全创新手法*,按照唐诗的规格及......

  • 最好的方法读<em>唐诗</em>  签名本

    最好的方法读唐诗 签名本

    王芳著2016 年出版239 页ISBN:9787506092852

    《最好的方法读唐诗》是著名主持人王芳写的第一本如何教孩子读唐诗的书,也是一本亲子共读的书。王芳善于将自己的多重角色成功转化为亲子教育上的天然优势,从她前面出的畅销书《最好的方法给孩子》可见一斑。...

  • 和毛泽东一起学<em>唐诗</em>

    和毛泽东一起学唐诗

    良石编著2018 年出版200 页ISBN:9787516818190

    毛泽东不仅喜欢读古代诗词,他自己的诗词创作也基本都用旧体诗词的格式。他用旧体诗词的样式,反映革命斗争现实,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登上了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新高峰。对于唐诗,毛泽东的鉴赏水平无疑是十分高...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选修1  <em>唐诗</em>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选修1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师教学用书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2005 年出版129 页ISBN:7540661119

    本书根据《语文(选修(1)》一书编写而成,主要为了帮助老师们领会和使用好这本新教材。本书详细分析了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内容结构,并对教师如何根据新课标精神安排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 时代精神与风俗画卷  <em>唐诗</em>与民俗

    时代精神与风俗画卷 唐诗与民俗

    赵睿才著2002 年出版328 页ISBN:720203221X

    本书采用的主要形式是趣谈,本书选取的角度是民俗学,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以前的许多研究方法与命题并不能涵盖丰富多彩的唐诗全貌,有些研究领域也难以深入开拓;因为诗歌在唐代并不只是“文化圈”内有限的诗人所深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