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厨房里的好心情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汉字<em>里的</em>国学

    汉字里的国学

    刘叶翎,段庆峰著2018 年出版316 页ISBN:9787300254500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承载着古人造字时的时代特点和人文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典型的“活化石”。每一个汉字里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本书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汉字,按人自身、人...

  • 镶嵌在时光<em>里的</em>秘境  平塘卡蒲毛南族风情叙事

    镶嵌在时光里的秘境 平塘卡蒲毛南族风情叙事

    陆青剑著;《镶嵌在时光里的秘境》组委会编2014 年出版202 页ISBN:9787221121363

    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毛南族乡。本书从村落文明的角度,梳理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的旅游文化,以讲述者的形式告诉人们毛南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节庆、婚俗、丧葬、信仰、崇拜、文学、舞蹈、音乐...

  • 金曾豪少儿文集  幽灵岛  石头<em>里的</em>哥哥

    金曾豪少儿文集 幽灵岛 石头里的哥哥

    金曾豪著2016 年出版283 页ISBN:9787209095150

    幽灵岛还原了处于青春期、富于冒险精神的少年追寻悬疑事件真相的过程,情节惊险刺激,结局发人深省,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暑假里,中学生张觉华只身一人隐姓埋名从老家来到江南小城琴川,实施“XB行动计划”——寻...

  • 地下室<em>里的</em>黑豹

    地下室里的黑豹

    (以色列)阿摩司·奥兹著;钟志清译2012 年出版189 页ISBN:

    《地下室里的黑豹》故事发生在1947年夏天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阶段,以色列建国前夕。12岁的普罗菲是个敏感的男孩,总希望驻扎在以色列的英国军队能早点撤离,常和小伙伴们想办法把英军吓走。一天,普罗菲因为违...

  • 苹果园<em>里的</em>马丁  皮平  上

    苹果园里的马丁 皮平 上

    (英)依列那·法吉恩著2016 年出版246 页ISBN:9787539781822

    本书故事的主人公马丁·皮平是个吟游诗人。有一天,他来到艾德佛桑,遇到了一位伤心的年轻人——罗宾·汉。罗宾·汉哭得非常伤心,因为他的梦中情人吉莉安被父亲关押在苹果园中的水井房里。水井房牢牢紧锁着,由六...

  • 档案馆<em>里的</em>江苏  《江苏经济报·江苏档案》专版100期集萃

    档案馆里的江苏 《江苏经济报·江苏档案》专版100期集萃

    江苏省档案馆编2015 年出版399 页ISBN:9787564154745

    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1.流金岁月;2.史海钩沉;3.兰台拾贝;4.人物春秋;5.风物揽胜荟萃了全省数十家档案馆的馆藏珍品,图文并茂,融史料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史料和鉴赏价值。从《档案馆里的江苏——江......

  • 太平间<em>里的</em>恶魔

    太平间里的恶魔

    安东宁夫著2013 年出版374 页ISBN:9787506060325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一家军队医院里,他是一个病理科技术员,他孤独怪癖、胆大鲁莽、机敏狡诈、邪恶无比,是一个游荡在黑夜中的幽灵,他一步一步走向犯罪。他一边绞尽脑汁不断地摆脱自己的犯罪嫌疑,与机智的...

  • 美国农庄<em>里的</em>1001夜故事  听雷蒙叔叔讲故事  彩色插图版

    美国农庄里的1001夜故事 听雷蒙叔叔讲故事 彩色插图版

    (美)乔尔·钱德勒·哈里斯著;刘亿绘如;禹露译2017 年出版111 页ISBN:9787201112251

    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乔尔·钱德勒·哈里斯的代表作。至今在美国家庭仍大受欢迎。作者以南部农庄为背景,以故事说讲者雷蒙叔叔和听故事的小男孩为人物角色,讲述了一个个生动幽默而情节有趣的故事。故事中...

  • 虞锦贵作品  故乡,时间<em>里的</em>简史  散文诗集

    虞锦贵作品 故乡,时间里的简史 散文诗集

    虞锦贵著2012 年出版238 页ISBN:9787540229085

    作者的故乡温州金乡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为了显示自己眼中不一样的故乡,作者以“时间”为经线,用“深情”为纬线,织起故乡的长卷:“时间里的情”、“时间里的梦”、“时间里的历史”、“时间里的乡愁...

  • 人性画卷  藏在时光<em>里的</em>爱

    人性画卷 藏在时光里的

    马国兴,吕双喜主编2014 年出版196 页ISBN:9787564516765

    小小说贴近生活,具有易写易发的优势。因此,大量作品散见于全国数千种报刊中,作者也多来自民间,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们的创作左右逢源。一种文体的兴盛繁荣,需要有一批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性作品奠基支撑,需要有一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