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生物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田兴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564128
  • 标注页数:311 页
  • PDF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动态变化、多样性的现状及多样性的保护。

查看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1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

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

三、生物多样性的等级层次 3

四、濒临极限的生物多样性 4

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 6

五、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历史概述 6

一、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7

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8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 13

一、物种概念 13

二、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14

三、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6

四、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8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9

第四节 生态系统多样性 19

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21

第五节 景观多样性 23

一、景观多样性的概念 23

二、景观水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25

三、景观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27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9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 29

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文明 29

二、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30

三、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 33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35

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36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5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47

二、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废物的再循环 49

一、利用生物多样性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49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 49

三、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培育 50

四、化学污染的生物治理 50

五、生物多样性与虫害控制 50

六、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51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 53

第一节 简单真核生物的出现及多细胞生物的初步发展 53

第二节 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 54

第三节 物种形成机制 55

一、隔离机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56

二、杂交及染色体多倍化与物种形成 58

三、染色体结构变异与物种形成 62

第四节 大陆板块漂移与生物多样性 63

第五节 地质年代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65

第六节 外来种——多样性的变动 66

一、外来生物的现状 68

二、外来生物的产生及其原因 72

四、外来生物的影响和危害 77

三、外来生物的重要意义 77

五、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 81

六、外来生物的客观评价 84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87

第一节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灭绝 88

一、背景灭绝与集群灭绝的性质与定义 88

二、主要的集群灭绝事件 89

三、背景灭绝与集群灭绝的联系 89

四、集群灭绝的成因假说 90

五、选择性灭绝与生物抗灾变能力 91

六、生物灭绝的速率与周期性 93

七、生物灭绝的进化意义 93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93

一、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原因 94

二、岛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01

三、陆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原因 102

四、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其原因 107

第五章 生物遗传多样性扩展及其安全 109

第一节 遗传物质扩展的方式 110

一、垂直基因传递 110

二、水平基因传递 110

第二节 转基因-生物遗传多样性扩展的新动力 114

一、转基因及转基因产品的涵义 114

二、转基因的重要性 114

三、转基因植物的现状 115

四、转基因的主要方法 117

五、转基因与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 121

第三节 基因漂流 122

一、基因漂流的涵义 122

二、影响基因漂流的因素 126

三、控制基因漂移的方法 128

四、基因漂移研究的新方法 130

第四节 基因污染 131

一、基因污染的概念 131

二、基因污染的发生及危害 132

第五节 转基因的生物安全性 134

一、生物安全定义 134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由来 135

三、转基因技术的产品安全性的风险评估 135

四、由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所引发的其他问题 138

五、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管理政策与法规 138

六、转基因产品的检测 139

七、转基因知情权的维护 142

八、转基因技术述评 144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现状 146

第一节 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 146

一、世界现有物种资源 146

二、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 158

三、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162

四、物种多样性正在急剧改变 166

第二节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69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169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75

三、中国生物物种知多少 181

四、中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94

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227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38

第一节 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238

一、保护原则 238

二、保护目标 240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241

一、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ESU 243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理 243

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244

三、meta-种群理论 246

四、最小存活种群和种群生存力分析理论 247

五、缓冲区和廊道理论 247

六、物种共存假说 248

七、物种灭绝与存活机理 249

八、易地保护与就地保护 252

一、保护区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253

第三节 保护区建设 253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257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263

第四节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65

一、中国自然保护区简史 266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简介 269

第八章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 271

第一节 信息系统建设的手段和方法 271

一、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技术简介 271

二、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 277

第二节 多样性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279

一、生物多样性信息的类型及特征 279

二、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285

第三节 多样性信息系统资源与利用 290

一、与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有关的站点 290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CBIS) 294

参考文献 296

查看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