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尹莲英 高晓红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895478
  • 标注页数:320 页
  • PDF页数:333 页
图书介绍:《资本论》导读:本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以专题形式挖掘《资本论》中反映一般性经济规律的基本理论内涵、且每一专题都“对我国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深刻剖析。

查看更多关于《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

上一篇:网络营销下一篇:社会保险
图书介绍

12.4.1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 (31 1

5.1.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1 1

目 录 1

1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劳动的新特点 1

1.1.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 2

1.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及其主要内容 2

价值理论 2

1.1.2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提出 7

1.2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0

1.2.2边际效用学派的价值理论 12

1.2.3马歇尔的供求均衡价值理论 15

1.2.4一般均衡论:从瓦尔拉到希克斯 17

1.3对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比较 21

与评价 21

1.4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把握社会主义劳动的 23

新特点 23

2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27

2.1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28

2.1.1产权的起源 28

2.1.3产权的结构 29

2.1.2产权的本质 29

2.1.4产权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31

2.1.5未来产权的公有性质和形式 31

2.2西方产权理论 32

2.2.1科斯的产权理论 32

2.2.2登姆赛茨的产权理论 34

2.2.3阿尔钦的产权理 35

2.2.4张五常的产权理论 36

2.2.5诺斯的产权理论 37

2.3 两种产权理论的学术价值、比较分析和产权理论 37

的发展趋势 37

2.3.1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学术价值 37

2.3.2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对比分析 39

2.3.3产权理论的发展趋势 40

2.4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41

2.4.1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回顾 41

2.4.2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5

2.4.3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现国有资产 49

保值增值的对策 49

3企业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52

3.1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53

3.1.1企业的起源 53

3.1.2企业的性质 55

3.1.3企业的规模 56

3.1.4企业的内部关系 58

3.2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企业理论 60

3.2.1新古典企业理论 60

3.2.2现代企业理论 61

3.3.1 对企业起源理解的对比 67

3.3 马克思企业理论与西方企业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67

3.3.2对企业性质认识的对比 69

3.3.3关于企业规模扩张理论的对比 71

3.4以企业理论为指导,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72

3.4.1运用企业起源和性质理论,明确国有企业的目 73

标是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兼容 73

3.4.2运用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理顺国有企业内部关 74

系,做到国有企业经营者个人目标与企业利润 74

目标的兼容 74

行成本,确定国有企业涉足的领域边界 77

3.4.3运用企业规模理论,根据国有企业的目标和运 77

4工资理论与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 79

4.1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80

4.1.1工资的实质 80

4.1.2工资的形式 82

4.1.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86

4.1.4最低工资 87

4.1.5工资的国民差异 88

4.2西方工资理论概述及评价 89

4.2.1“铁的工资规律”理论 90

4.2.2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91

4.2.3调节工资理论 92

4.2.4集体合同工资理论 93

4.2.5社会工资理论 94

4.2.6补偿工资理论 95

4.2.7刚性工资理论 96

4.2.8效益工资理论 97

4.3 马克思工资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家工资理论的比较 99

4.3.1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99

4.3.3工资的功能 100

4.3.2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100

4.4加快我国工资改革的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 101

市场经济的工资制度 101

4.4.1我国工资的职能 101

4.4.2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工资制度 103

5消费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的增长 108

5.1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109

5.1.1生产决定消费 109

5.1.3必须按比例地发展消费资料 114

5.2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及其演变 115

5.2.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消费思想 116

5.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消费学说 118

5.2.3凯恩斯的消费思想 121

5.2.4当代西方消费思想 123

5.3马克思消费理论和西方消费理论的简要评价 125

5.4消费理论对现阶段促进我国消费增长的启示 128

5.4.1 消费环节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不可或缺, 128

不能重生产轻消费 128

5.4.2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129

5.4.3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131

质量 131

6信用理论与我国的信用建设 133

6.1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134

6.1.1“信用”的界定 134

6.1.2信用的基础 136

6.1.3信用形成和出现的原因 136

6.1.4信用的实质 139

6.1.5信用的作用 142

6.2西方经济学家的信用理论 146

6.2.1信用的界定 146

6.2.2信用的功能 148

6.3 马克思信用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家信用理论的 152

比较 152

6.3.1 马克思信用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家信用理论的 152

比较 152

6.3.2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信用建设的启示 155

6.4重视并促进我国的信用建设 155

6.4.1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和表现 156

6.4.2推动我国信用建设的措施 159

7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机会创造 165

7.1.2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就业的实质 166

7.1马克思的劳动就业理论 166

7.1.1劳动就业的一般客观性 166

7.1.3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状况的经济规律 167

7.1.4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168

7.1.5就业结构的内在规律 169

7.1.6就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170

7.1.7就业必须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撑 171

7.2西方就业理论 171

7.2.1决定就业问题的根本因素 171

7.2.2政府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173

7.2.3就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174

7.2.4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175

7.3.2对西方就业理论的评价 176

7.3.1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评价 176

7.3对马克思及西方就业理论的评价 176

7.4我国就业问题实证研究 177

7.4.1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历史回顾 177

7.4.2改革以来影响我国就业机会创造的主要因素 181

7.4.3增加我国就业机会总量的对策 186

8国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190

8.1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191

8.1.1 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191

8.1.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194

8.1.3 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国际价值理论 196

8.1.4国际贸易的作用 197

8.2西方学者的国际贸易理论 199

8.2.1重商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 200

8.2.2古典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 200

8.2.4现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 202

8.2.3新古典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 202

8.3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贸易理论的比较与 204

8.3.1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西方学者的贸易 204

理论的比较 204

评价 204

8.3.2两种国际贸易理论的评价 206

8.4以加入WTO为契机,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207

8.4.1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07

8.4.2当前我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0

8.4.3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和对策 212

9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215

9.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16

9.1.2经济增长的方式 217

9.1.1经济增长的内涵 217

9.1.3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219

9.2西方学者的经济增长理论 228

9.2.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228

9.2.2新经济增长理论 234

9.3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学者经济增长理论的 236

比较 236

9.3.1 理论内容的比较 236

9.3.2研究和表达方法的比较 238

9.4学习马克思及西方学者的经济增长理论,促进 238

我国经济增长 238

9.4.1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239

转变 239

9.4.2扩大市场范围,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240

9.4.3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241

9.4.4实施科教兴国,加快科学技术进步 242

9.4.5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经济 243

的可持续发展 243

10经济全球化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 244

10.1 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245

10.1.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45

10.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49

10.1.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252

10.2西方学者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254

10.2.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萌芽 254

10.2.2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全球化思想 256

10.2.3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 259

10.3.1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260

思想的比较与借鉴 260

10.3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与西方学者的经济全球化 260

10.3.2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 261

10.3.3 研究的目的不同 261

10.4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263

10.4.1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63

10.4.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机遇 264

10.4.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的挑战 264

10.4.4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266

11宏观调控理论与我国宏观调控的发展进程 271

11.1 马克思的宏观调控理论 272

11.1.1 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宏观平衡理论 272

11.1.2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问题上的宏观平衡理论 276

11.2.2宏观非瓦尔拉均衡的凯恩斯解释 278

11.2.1现实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前提 278

11.2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 278

11.3.1马克思在宏观调控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280

11.3 对宏观调控理论的评价及理论的发展趋势 280

11.3.2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贡献与局限性 281

11.3.3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趋势 282

11.4改革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际进程和建议 283

11.4.1 改革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实际进程 283

11.4.2对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290

12经济伦理思想与我国市场经济伦理观的确立 293

12.1 《资本论》中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94

12.1.1 关于经济伦理产生的基础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294

的论述 294

12.1.2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道德性的揭露和 295

批判 295

12.1.3关于商品经济社会中经济伦理一般原则的 299

阐述 299

12.2西方学者的经济伦理思想:从斯密到西斯蒙第 302

再到马歇尔 302

12.2.1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 302

12.2.2西斯蒙第的经济伦理思想 305

12.2.3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伦理思想 307

12.3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西方学者经济伦理思想 309

的比较 309

12.4.2重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伦理研究 314

主要参考书目 316

主要参考论文 318

后记 320

查看更多关于《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