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统计学  上

统计学 上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社会科学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郑尧柈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40
  • ISBN:
  • 标注页数:323 页
  • PDF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标签:统计学 统计

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二章 统计学之发达史及现代之统计学派 5

第三章 统计学之定义 16

第二编 统计材料之搜集 19

第一章 统计材料之分类 19

第一节 单位与品质 19

第二节 直接统计与间接统计 22

第三节 静态统计与动态统计 23

第二章 统计材料搜集上各要项 25

第一节 统计材料之搜集者 25

第二节 统计搜集机关之组织 25

第三节 调查事项 26

第四节 调查时期 28

第五节 调查地方 30

第六节 调查票式样 30

第七节 调查主义 35

第八节 调查障碍 35

第九节 统计材料之检查与订正 37

第十节 统计材料之保管 38

第十一节 报告期之厉行 39

第三章 统计类似调查方法 41

第一节 估计 42

第二节 部分调查 44

第三节 委员调查 45

第四章 中央集查与地方分查 47

第三编 统计材料之整理 49

第一章 分类 49

第一节 分类之意义 49

第二节 数量上之分类 50

第三节 质量上之分类 51

第四节 地域上之分类 52

第五节 时间上之分类 52

第六节 多数品质之分类 53

第二章 制表 54

第一节 制表之意义 54

第二节 制表之方法 55

第三章 整理 71

第一节 整理之意义 71

第二节 划线法 73

第三节 数票法 74

第四节 机器法 75

第四章 比例 81

第一节 比例之意义 81

第二节 相对比例 82

第三节 配分比例 83

第四节 比例之使用与计算上各注意点 84

第五章 计算机及计算表 88

第一节 计算机 88

第二节 计算表 95

第六章 统计图 96

第一节 统计图之意义 96

第二节 一般统计图 97

(A)点图 98

(B)长条图 99

(C)面积图 114

(D)体积图 119

(E)绘画图 120

(F)统计地图 123

第三节 座标统计图 134

(A)次数分配图 134

(B)累加次数分配图 157

(C)比率分配图 159

(D)时间数列图 164

(E)三元座标统计图 184

第七章 平均数 187

第一节 平均数之意义 185

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 192

(A)实用方法 192

(B)由次数曲线以求算术平均数 199

(C)算术平均数之性质 199

(D)算术平均数之应用范围 201

第三节 中位数 202

(A)实用方法 202

(B)由次数曲线以求中位数 207

(C)由累加次数曲线以求中位数 207

(D)中位数之性质 209

(E)中位数之应用范围 210

第四节 最众数 211

(A)编群法 212

(B)金氏方法 214

(C)披尔逊实验公式 217

(D)由次数曲线以求最众数 218

(E)由累加次数曲线以求最众数 229

(F)最众数之性质 230

(G)最众数之应用范围 230

第五节 几何平均数 231

(A)普通几何平均数 231

(B)加权几何平均数 232

(C)几何平均数之性质 233

(D)几何平均数之应用范围 236

第六节 调和平均数 236

(A)普通调和平均数 236

(B)加权调和平均数 237

(C)调和平均数之性质 238

(D)调和平均数之应用范围 239

第七节 其他之平均数 240

(A)总和平均数 240

(B)自乘平均数 240

(C)反调和平均数 241

第八节 各平均数间之关系 241

第八章 差量 245

第一节 差量之意义 245

第二节 全距 247

第三节 四分位差 248

(A)意义及其计数公式 248

(B)四分位差之性质 254

(C)十分位数及百分位数 255

第四节 平均差 260

(A)意义及其计算公式 260

(B)简便算法 263

(C)平均差之校正 266

(D)由次数曲线以求平均差 271

(E)平均差上使用中位数之理由 271

(F)平均差之性质 275

第五节 标准差 275

(A)意义及其计算公式 275

(B)简便算法 279

(C)由次数曲线以求标准差 284

(D)标准差之校正 284

(E)标准差上使用算术平均数之理由 289

(F)标准差之性质 290

第六节 其他之差量 295

(A)均互差 295

(B)对数标准差 297

第七节 差量之性质 299

第八节 比较的差量 303

第九章 偏斜度 305

第一节 偏斜度之意义 305

第二节 披迩逊公式 305

第三节 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以求偏斜度 308

第四节 用偏差以求偏斜度 310

第五节 用十分位数以求偏斜度 312

第十章 动差 314

第一节 动差之意义 314

第二节 蒒伯氏校正法 319

查看更多关于统计学 上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