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图书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项目的研究成果,切实推动中国死刑改革的进程,我们精选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历次研讨会、调研中有关 专家提交的优秀论文,编辑出版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一书。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宏观问题”(23篇文章),对于中国死刑改革面临的挑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死刑控制、死刑适用的标准与效果等宏观问题进行讨论;中篇“微观问题”(13篇文章) ,对于共同犯罪、暴力犯罪等犯罪形态,以及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等具体犯罪中的死刑适用进行研究;下篇“程序问题”(11 篇文章) ,对于死刑适用中的程序、证据等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希望通过该书的出版,为中国死刑的限制与废止,以及中国刑事法治的进步贡献微薄之力。

查看更多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上篇 宏观问题 3

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赵秉志 3

一、前言 3

二、全球化时代死刑发展的国际趋势暨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 3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及其面临的挑战 8

四、全球化时代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策略 11

五、结语 15

关于中国现阶段慎用死刑的思考&赵秉志 16

一、引言 16

二、慎用死刑及其价值蕴含 17

三、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 22

四、正确衡量死刑案件情节暨案外因素 26

五、结语 40

《刑法修正案(八)》与中国死刑改革问题&高铭暄 41

一、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沿革 42

二、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特点与改革的现实困难 45

三、我国死刑立法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51

四、结语 56

当前中国死刑改革的三个具体问题&刘仁文 58

一、关于建立死刑案件特别赦免程序 58

二、关于统一死刑执行方法 60

三、关于死刑犯器官的利用 63

人权保障与死刑限制&周道鸾 66

一、保留死刑并严格控制和慎用死刑是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 66

二、《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种非暴力性经济性犯罪死刑及其重要意义 69

三、关于立法上进一步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 72

四、死刑的替代措施 76

五、正确理解和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并从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79

六、结语 79

死刑与宗教&刘仁文 81

一、宗教与死刑在历史上的复杂关系 82

二、宗教在死刑问题上留下的歧义 86

三、当代废除和限制死刑进程中宗教的作用 89

四、结语 91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问题——以渐进式废除死刑为视角&傅跃建 93

一、死刑刑事政策及立法 93

二、政策视野的死刑存废 95

三、我国渐进式废除死刑的策略和建议 97

四、总结 10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死刑的控制问题&程慎生 101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解读 101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死刑控制的必然性 103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对死刑的控制 10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控制研究&孙廷然 110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死刑政策 110

二、制刑阶段的死刑控制 111

三、量刑阶段的死刑控制 113

四、行刑阶段的死刑控制 115

宽严相济视野下的死刑司法控制&马松建 117

一、宽严相济与死刑的司法控制 117

二、宽严相济与死刑的准确适用 120

三、宽严相济与死缓适用的重视 12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死刑司法控制的困惑与对策&李萍 126

一、死刑司法控制面临的困惑 126

二、推进死刑司法控制的具体对策 130

三、结语 13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死刑司法限制的对策建议&李英 136

一、淡化重刑主义思想,强化和谐司法的理念 136

二、严格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构建死刑案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36

三、完善死刑复核程序诉讼结构,严格限制死刑适用 137

四、正确理解并完善死缓的司法适用 138

死刑司法控制:完整解读《刑法》第四十八条&储槐植 140

一、“罪行极其严重”:量定客观危害,死刑适用的一般化标准 140

二、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测查主观恶性,死刑执行裁量的个别化根据 141

三、死刑执行方式取决于内因:罪大又恶极,罪大不恶极 143

四、余论 145

严格限制死刑与严厉惩罚死罪&胡云腾 147

一、引言 147

二、人权运动、司法误判与死刑程序改革 148

三、长期监禁、多重惩罚与人权保障的代价 153

四、政府责任、政治策略与严厉惩罚 162

五、结语 167

死刑适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问题研究&黄晓亮 169

一、前言 169

二、死刑适用的法律效果 170

三、死刑适用的社会效果 177

四、死刑适用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 183

五、结语 188

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统一——中国死刑发展一种可行视角&郑丽萍 190

一、视角转换:并非“限制”的限制——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统一 190

二、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应然内涵 192

三、中国刑法分则对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悖逆和回归 194

四、中国刑事司法对死刑适用基本标准之悖逆和回归 196

限用死刑的另一理由——犯罪人被害化&李卫红 197

一、政策路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98

二、现象描述——犯罪人被害化 199

三、刑法规定——实体法上的根据 201

四、程序对接——量刑前的社会调查报告 202

论死缓适用率的提高&赖早兴 203

一、死缓适用率提高的必要性 203

二、死缓适用率提高的思路 206

三、死缓适用率提高的方式 206

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案件几个问题之我见&卢宇蓉 209

一、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案件的原则要求 209

二、死刑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理解和运用 210

三、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 212

四、死刑案件的出庭工作 214

五、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 215

关于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几个问题&彭新林 217

一、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价值 217

二、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空间 220

三、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司法改进 226

论犯罪动机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运用&王剑波 章政 231

一、引言 231

二、犯罪动机在死刑案件中的存在 233

三、犯罪动机影响死刑裁量的根据 235

四、犯罪动机在死刑裁量中的运用 240

五、结语 244

在宽与严之间——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对限制死刑的影响&程慎生 246

一、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的渊源及内涵 246

二、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对限制死刑的价值 247

三、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调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48

四、法律构想 251

中篇 微观问题 257

法定犯死刑限制论&李莹 257

一、法定犯死刑限制的立法根据 257

二、法定犯死刑限制的理论根据 258

三、法定犯死刑限制的司法根据 260

四、法定犯死刑限制的完善路径 262

共同犯罪案件死刑适用标准探疑——兼评一起抢劫杀人案&左坚卫 264

一、共同犯罪案件死刑适用总量标准 264

二、主要主犯从轻情况下次要主犯的死刑适用问题 267

三、数起犯罪中轻罪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269

四、建立死刑适用统一标准的难点及破解 272

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之我见&周道鸾 274

一、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应当坚持的原则、标准和刑事政策 274

二、三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严重暴力犯罪死刑的限制适用 277

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实体标准的统一化研究&赵秉志 284

一、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问题的现实存在 284

二、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统一化的基本思路 286

三、暴力犯罪死刑适用标准的合理确定 292

四、暴力犯罪死刑适用之犯罪情节的具体化 299

五、暴力犯罪死刑罪名的类型化 305

量刑情节与暴力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刘志洪 311

一、量刑情节的类型 311

二、量刑情节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 314

三、犯罪的起因 315

四、犯罪构成各方面的量刑情节 318

五、犯罪前后的量刑情节 326

六、其他应当注意的量刑情节 335

暴力犯罪共同形态之死刑适用研究&张磊 337

一、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 337

二、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标准 340

三、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对象 342

四、暴力共同犯罪死刑适用的具体规则 345

民间纠纷引发暴力犯罪之死刑的司法控制——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背景&王成全 秦传熙 360

一、问题切入:审理民间纠纷引发暴力犯罪案件的难点所在 360

二、立场选择:难点问题种种观点背后隐藏的价值冲突之争 362

三、对策展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死刑的司法控制 364

论民间矛盾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黄晓亮 369

一、理论定位:民间矛盾的三维考察 369

二、概念界定:民间矛盾构造的全面审视 372

三、意义分析:民间矛盾与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374

四、结语 376

论故意杀人罪死刑的立法改革&阴建峰 377

一、前言 377

二、即行调整故意杀人罪之立法以限制死刑适用 377

三、以转致立法方式逐步使故意杀人罪成为死刑的最后堡垒 382

四、以废止故意杀人罪的死刑为标志全面废止死刑 383

五、结语 384

论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左坚卫 386

一、认定雇主刑事责任的根据 386

二、基于社会危害性的视角对雇主刑事责任的考察 388

三、基于人身危险性及初犯可能性的视角对雇主刑事责任的考察 393

四、结论性观点——以雇主与受雇人刑事责任的比较考察为视角 395

故意伤害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段凰 397

一、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概况 397

二、对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文本解读 398

三、从故意犯罪的性质区分是否适用死刑 400

四、影响故意伤害犯罪适用死刑的量刑情节 404

五、对故意伤害罪减少死刑适用的建议 412

抢劫案件死刑裁量之八种因素初探&党建军 417

一、厘清客体主次,贵人贱物,未害人身者几不杀 417

二、区别加重结果,轻伤重亡,致人重伤者少杀 418

三、提高暴力上限,以死遏暴,致死非故意者不杀 419

四、兼顾其他因素,综合平衡,情节非重者少杀 421

五、政策激励引导,以宽济猛,自首立功者少杀 422

六、刷新治理观念,以私辅公,被害人谅解者渐少杀 422

七、划清共犯主从,一视同仁,死一人不夺多命 423

八、坚持证据裁判,排他补强,不达标准者不杀 423

强奸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于靖民 427

一、强奸罪死刑适用的依据和立场 427

二、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内向分析 429

三、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外向分析 437

四、强奸罪死刑适用的必要限制 447

五、强奸罪适用死刑的考察与反思 450

下篇 程序问题 459

论我国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整体改造和完善&史立梅 459

一、死刑案件审理程序整体改造之思路的提出 460

二、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共性要求 462

三、死刑案件审理程序的个性特征 465

论死刑复核不加刑&刁小清 高岑 470

一、死刑复核不加刑问题的提出 470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价值蕴含 470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死刑复核程序中适用的可行性 471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的死刑复核不加刑 473

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李菲 476

一、程序设计:行政化向诉讼化的转变 476

二、审理对象:事实审还是法律审 479

三、审理方式:开庭审还是书面审 480

四、审理过程:封闭还是参与 480

五、审理结果:或增或减 481

六、审理期限:有无之间 482

七、结语 483

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探究&王志祥 张伟珂 484

一、引言 484

二、刑事和解基础问题之梳理 485

三、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普遍正当性 490

四、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特殊正当性 501

五、透过自首、立功制度看死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正当性 508

六、结语 509

死刑的限缩——关于死刑适用及其程序的再思考&张建伟 511

一、死刑适用应当限缩:理论层面探讨 511

二、限缩死刑适用:立法、司法解释与程序安排 514

三、赦免或减刑制度减少死刑的施行 518

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的正当化&孟军 521

一、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原则 521

二、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现状分析 523

三、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的现实条件 525

四、我国死刑案件量刑程序正当化的实现 529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张远煌 532

一、我国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特点与弊端 532

二、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反思 534

死刑案件适用补强证据规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党建军 杨立新 538

一、关于主证据问题 538

二、关于补强证据问题 542

三、关于补强证据规则的立法完善 546

死刑案件中口供的审查判断&廖明 548

一、采纳规则 548

二、采信规则 555

暴力犯罪死刑案件中的证明标准&廖明 561

一、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概述 561

二、暴力犯罪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563

三、暴力犯罪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改革 566

查看更多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死刑适用中的贯彻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