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环境安全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陈玲 赵建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49846
  • 标注页数:413 页
  • PDF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针对不同监测对象的监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手段。

查看更多关于环境监测的内容

图书介绍

1.1环境和环境污染 1

第1章 绪论 1

1.2污染物来源和性质 4

1.2.1污染物的类别 4

1.2.2污染源的形式 5

1.2.3污染物的化学类别 6

1.2.4污染物的性质 6

1.2.5优先控制污染物 7

1.3.1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10

1.2.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0

1.3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10

1.3.2环境监测的任务 11

1.3.3环境监测的特点 12

1.3.4环境监测的分类 12

1.4环境标准 12

1.4.1环境标准的作用 13

1.4.2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13

1.4.3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14

1.4.4水质标准 15

1.4.5气体质量标准 22

1.4.6土壤和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26

1.5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学习目的 28

习题与思考题 29

第2章 水质监测与分析 30

2.1水资源和水污染 30

2.1.1水资源 30

2.1.3水质分析的目的 31

2.1.2水污染 31

2.1.4监测项目的选择 32

2.1.5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36

2.1.6排污总量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38

2.2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39

2.2.1地表水水质监测 39

2.2.2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44

2.2.3水污染源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46

2.2.5流量监测 47

2.2.4给水管网中水质的监测 47

2.2.6底质监测 49

2.3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51

2.3.1水样的类型 51

2.3.2水样的采集 52

2.3.3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58

2.4水样的预处理 60

2.4.1样品的消解 60

2.4.2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62

2.5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67

2.6水的感官物理性质 68

2.6.1温度 68

2.6.2臭与味 68

2.6.3颜色 69

2.6.4浊度 75

2.6.5水中的固体物质 76

2.6.6水的硬度 79

2.6.7水的电导率 80

2.6.8污泥中的固体 81

2.7水的酸碱性质 82

2.7.1酸碱的质子理论 82

2.7.2水的pH值 83

2.7.3水的酸度 85

2.7.4水的碱度 86

2.8水中的氯化物和余氯 88

2.8.1水中的氯离子 88

2.8.2水的氯化与消毒 91

2.8.3水的余氯与需氯量 92

2.9水中的溶解气体和溶解氧 94

2.9.1水中的溶解气体 94

2.9.2水中的溶解氧 95

2.10水中的有机物质 97

2.10.1化学需氧量 98

2.10.2生化需氧量 101

2.10.3总有机碳 105

2.10.4总需氧量 106

2.10.5有机物综合测试方法比较 107

2.10.6矿物油和动植物油 110

2.10.7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与测定 112

2.11水中的含氮化合物 126

2.11.1氮的分类与循环 126

2.11.2水中含氮化合物测定的环境意义 127

2.11.3各种含氮化合物测定的方法 127

2.12水中的含磷化合物 131

2.12.1含磷化合物测定的环境意义 132

2.12.2水中含磷化合物的测定 132

2.13水中的含硫化合物 133

2.13.1含硫化合物测定的环境意义 134

2.13.2含硫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134

2.14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135

2.14.1有毒有害金属化合物 135

2.14.2有毒有害非金属化合物 143

2.14.3有毒有害有机化合物 147

2.15水污染的生物监测 151

2.15.1细菌学监测法 151

2.15.2浮游生物检验法 153

2.15.3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 155

2.15.4生物群落法 156

2.15.5污水生物系统法 159

2.15.6生物测试 160

习题与思考题 161

3.1.1气体监测的目的和作用 165

3.1.2气体监测中常用的定义术语 165

3.1概述 165

第3章 环境空气及气体污染源监测 165

3.1.3涉及气体监测的现有国家标准 166

3.2气体监测中的采样方法 168

3.2.1污染源采样方法 168

3.2.2环境和室内空气采样 172

3.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 173

3.3.1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174

3.3.2自然降尘的测定 175

3.3.3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75

3.3.4二氧化硫的测定 176

3.3.5氮氧化物的测定 178

3.3.6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181

3.3.7空气中颗粒铅的测定 182

3.3.8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 183

3.3.9臭氧的测定 184

3.3.10大气中苯并[α]芘的测定 186

3.4大气污染源监测分析方法 187

3.4.1氨的测定 188

3.4.2苯乙烯的测定 190

3.4.3恶臭的测定 191

3.4.4三甲胺的测定 193

3.4.5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的同时测定 194

3.4.6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 195

3.4.7二硫化碳的测定 196

3.4.8氮氧化物的测定 197

3.4.9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198

3.4.10苯胺类的测定 200

3.4.11甲醛的测定 201

3.5.1概述 202

3.5室内空气监测 202

3.5.2室内空气中苯的检验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04

3.5.3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205

3.5.4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206

3.6大气监测的新技术 206

3.6.1便携式仪器 206

3.6.2现场在线监测 208

3.6.3大气环境遥测技术 211

习题与思考题 213

4.1.1土壤的基本组成 214

第4章 土壤污染监测 214

4.1土壤的组成及其污染 214

4.1.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 217

4.1.3土壤背景值 219

4.1.4土壤环境容量 221

4.1.5土壤标准 222

4.2土壤污染监测 223

4.3.1土壤采样点的选择 224

4.3土壤样品的采集 224

4.3.2采样深度 225

4.3.3采样时间 226

4.3.4采样量 226

4.3.5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 226

4.4土壤样品的前处理与保存 226

4.4.1土样的风干 226

4.4.2磨碎和过筛 226

4.5.1土壤污染监测项目及方法 227

4.5.2土壤污染物测定 227

4.5土壤污染物监测 227

4.4.3土样保存 227

习题与思考题 232

第5章 固体废物监测 234

5.1有害固体废物 234

5.1.1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 234

5.1.2有害固体废物标准 236

5.1.3有害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237

5.1.4有害固体废物的检测方法 242

5.2.1城市垃圾及其分类 244

5.2生活垃圾 244

5.2.2生活垃圾采样与样品制备 245

5.2.3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246

5.2.4垃圾渗滤液分析 248

5.3污泥 250

5.3.1污泥的分类和性质 250

5.2.6垃圾的毒理学试验 250

5.2.5垃圾的渗漏模型试验 250

5.3.2污泥主要指标的分析 253

习题与思考题 264

第6章 生物污染监测 265

6.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其测定 265

6.1.1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265

6.1.2生物样品的采集、保存 268

6.1.3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270

6.2.1细菌学指标检验 271

6.1.4生物样品中污染物测定 271

6.2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271

6.2.2生物毒性基础 274

6.2.3生物毒性试验 276

6.2.4微型生物群落——PFU法 286

6.3叶绿素的测定 290

6.3.1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290

6.3.2叶绿素a的荧光法测定 291

6.4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 292

6.4.1腺三磷酶(ATPase)作为多种污染物胁迫的指标 292

6.4.2抗氧化剂防御系统与污染物的作用 293

6.4.3化学物对DNA损伤的研究 294

6.5PCR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295

6.5.1PCR的原理 295

6.6土壤生物监测指标 296

6.6.1蚯蚓数量的测定 296

6.5.2PCR的操作 296

6.5.3PCR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 296

6.6.2微生物种群的测定 297

6.6.3土壤生物酶的测定 297

习题与思考题 299

第7章 噪声污染监测 300

7.1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300

7.1.1声音的物理特性 300

7.1.2声音的量度 300

7.2.1计权声级 304

7.2噪声的影响与危害 304

7.2.2声级评价 305

7.2.3噪声的影响与危害 306

7.3环境噪声标准 306

7.3.1关于听力保护的噪声允许范围 307

7.3.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308

7.3.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308

7.3.4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GB1495—79) 308

7.3.7铁路边界噪声限值(GB12525—90) 309

7.3.8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1339—89) 309

7.3.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09

7.3.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 309

7.4噪声的测量 310

7.4.1噪声测量仪器 310

7.4.2噪声的测量方法 311

习题与思考题 316

第8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318

8.1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318

8.1.1放射性 318

8.1.2放射性物质的计量方法 319

8.1.3环境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320

8.2放射性量测方法 323

8.2.1环境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323

8.2.2环境放射性检测仪器 324

8.2.3监测对象及内容 328

8.2.4放射性监测方法 328

8.3.1中子活化分析基本原理 332

8.3中子活化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32

8.3.2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333

8.3.3中子活化分析应用举例 334

习题与思考题 334

第9章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335

9.1自动监测系统 335

9.1.1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 335

9.1.2数据通信及数据处理系统 336

9.1.3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336

9.1.4水质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 337

9.1.5大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 345

9.1.6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 346

9.2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 347

9.3样品预处理设备 349

9.4遥感遥测技术 353

9.4.1感应遥测 353

9.4.2激发遥测 354

9.4.3“3S”技术的开发 355

习题与思考题 357

9.5.2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357

9.5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57

9.5.1我国环境监测领域的现状 357

第10章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358

10.1分析误差 358

10.1.1误差采源 358

10.1.2误差的表示方法 359

10.2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359

10.2.1准确度 359

10.2.4检出限 360

10.2.2精密度 360

10.2.3灵敏度 360

10.3监测数据的处理 361

10.3.1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61

10.3.2可疑数据的取舍 362

10.3.3分析结果的统计学表示法——置信区间 364

10.4环境监测的分析质量控制 364

10.4.1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 364

习题与思考题 370

10.4.2实验室外部分析质量控制 370

实验 371

实验一 酸度和总碱度的测定 371

实验二 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 373

实验三 溶解氧(DO)的测定 375

实验四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377

实验五 氨氮的测定 379

实验六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381

实验七 硝酸盐氮的测定 382

实验八 氰化物的测定 383

实验九 挥发酚类的测定 386

实验十 土壤中铅、镉、铬、汞含量的测定 388

实验十一 二氧化硫的测定 395

实验十二 氮氧化物的测定 399

实验十三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401

实验十四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404

实验十五 环境噪声监测 407

实验十六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 409

实验十七 工业废渣渗漏模型试验 409

参考文献 411

查看更多关于环境监测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