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法  上

行政法 上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20
  • 作 者:翁岳生等著
  • 出 版 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9867279781
  • 标注页数:706 页
  • PDF页数:735 页
图书介绍
标签:行政法 行政

第一章 行政的概念与种类&翁岳生 1

第一节 行政的意义 1

一、概说 1

二、向来行政法学对行政的界定 2

三、本书见解:行政法总论的学科关怀与行政概念的界定 7

第二节 行政的特徵 10

一、行政是广泛、多样、复杂且不断形成社会生活的国家作用——形成性与整体性 10

二、行政是追求公共利益的国家作用 11

三、行政是积极主动的国家作用 12

四、行政应受法的支配——合法性与合目的性之兼顾 13

五、行政的运作应注重配合及沟通 15

六、行政系作成具体决定的国家作用 17

第三节 行政的种类 17

一、公权力行政及私经济行政 17

二、干预行政、给付行政与计画行政 22

三、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 27

四、其他分类 28

第四节 行政法学的研究方向 28

一、宪法理念的落实 28

二、行政法的专业化 29

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兼容与调和 29

四、行政法的本土化 29

五、行政效能的重视与兼顾 29

第二章 行政法的发生与发展&黄锦堂 31

第一节 行政法之概念 31

一、概念界定 31

二、常见分类 31

第二节 外国行政法之发生与发展 33

一、行政法之发展受到思潮与政经变迁的影响 33

二、德国行政法之发展大要 34

三、德国行政法总论改革之讨论 48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之发生与发展 72

一、我国行政法发展大要 72

二、我国政经社文变迁 73

三、公共行政学门的贡献:「治理」理论与模式的提出 74

四、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方向 85

第四节 行政法之体系 85

一、行政法之理念 85

二、行政法学与相关学门 86

第五节 行政法之公法属性以及公法与私法之区别 89

第三章 行政法的法源&陈清秀 95

第一节 概说 95

第二节 成文法源 96

一、宪法 96

二、法律 96

三、行政命令 98

四、自治法规 114

五、国际条约 116

第三节 不成文法源 117

一、习惯法 117

二、解释与判例 119

三、一般法律原则与法理 122

第四节 法源的位阶 141

一、概说 141

二、习惯法的位阶 141

三、效力优先原则与适用优先原则 142

第四章 依法行政与法律的适用&陈清秀 145

第一节 依法行政原则 145

一、意义 145

二、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 146

三、依法行政的实践 165

第二节 行政法的解释适用 166

一、概说 166

二、行政法的解释 168

三、行政法的漏洞补充 176

四、行政法的适用原则 187

五、行政法的效力 193

第三节 不确定法律概念 195

一、意义 195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之适用与法院之审查 196

三、判断馀地之类型 199

四、行政法院的审查界限 204

第四节 行政裁量 205

一、行政裁量的概念及其种类 205

二、行政裁量的前提要件 206

三、行政裁量的意义及其机能 209

四、裁量拘束 211

五、裁量处分之瑕疵 212

六、裁量收缩 216

七、无瑕疵裁量请求权 216

八、裁量与行政救济 217

九、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裁量之区别 218

第五章 行政法律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法治斌(张明珠修订) 221

第一节 概说 221

第二节 公权利 222

第三节 公义务 227

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之主体 228

第五节 行政法律关系之成立、变更与消灭 230

第六节 特别权力关系 233

第六章 行政组织法之基本问题&黄锦堂 241

第一节 行政组织法之任务与体系 241

第二节 行政组织之类型 242

一、常见类型 242

二、源自机关性质与权限之分类 243

三、关于公营造物之概念 244

四、行政助手与公权力行使之委托 246

第三节 行政组织法与宪法 248

一、宪法之直接规定 248

二、民主原则 249

三、权力分立原则 251

四、行政一体性原则 253

五、人权保障、基本国策、效率考量:行政组织并非目的,而须回应政经社文变迁之治理需要 256

六、中央与地方之分权 256

第四节 政经变迁与行政组织法的发展:政府改造所推动的议题 259

一、台湾面临政经社文变迁 259

二、行政组织法之应有回应 260

三、我国政府改造之进行 260

四、关于行政法人 262

五、独立机关 268

六、关于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271

七、私营化 274

八、关于「公法人」 278

第五节 行政组织之立法:中央行政机关组织基准法 280

一、双重松绑 280

二、主要的概念与制度 281

第六节 行政机关、管辖、行政委托、行政委任 285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之意义 285

二、行政机关与内部单位之区别 286

三、管辖 287

四、行政委托、行政委任、公权力行使之委托 288

第七节 私法方式之行政组织 290

一、广义之行政组织 290

二、公设财团法人 290

三、公营企业 292

第七章 公务员法 林明锵、蔡茂寅前言——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299

第一节 公务员之概念与分类 300

一、公务员之概念 300

二、公务员之分类 302

第二节 公务员法之主管机关 305

第三节 公务员关系之性质、成立与消灭 307

一、公务员关系之性质 307

二、公务员关系之成立 309

三、公务员关系之消灭 310

第四节 公务员之义务 314

一、服勤务义务 314

二、忠实义务 315

三、公正中立之义务 315

四、服从义务 316

五、保密义务 317

六、保持品位义务 318

七、不为一定行为之义务 318

第五节 公务员之权利 320

一、公法上之财产请求权 320

二、休假权 323

三、服公职之权利 324

四、集体劳动权 324

第六节 公务员之责任 326

一、行政责任 326

二、民事责任 331

三、刑事责任 332

第七节 公务员保障制度 333

一、保障对象 333

二、保障内容 334

第八章 公物法李惠宗 339

第一节 公物之意义 339

一、最广义的公物 339

二、广义的公物 340

三、狭义的公物 340

第二节 公物之分类 340

第三节 公物之特性 341

一、融通性之限制 341

二、强制执行之限制 342

三、取得时效之限制 342

四、公用徵收之限制 343

第四节 公物法于行政法上之地位 344

一、属于行政组织法 344

二、属于给付行政法 344

三、属于公共设施法 344

第五节 公物之成立与废止 345

一、公物之成立 345

二、公物之公用地役权取得时效 347

三、公物之消灭 348

第六节 公物利用之类型 350

一、公物利用之意义 350

二、利用之类型 352

第七节 公物利用规则制定权与警察权 357

第八节 公物利用之法律性质 357

一、私法利用之性质 357

二、特许利用与习惯利用之性质 357

三、一般利用与许可利用之性质 358

第九章 公营造物法·公企业法&蔡茂寅 367

第一节 公营造物的概念与种类 367

一、营造物之概念 367

二、营造物之种类 371

第二节 营造物之成立、管理与消灭 372

一、营造物之成立 372

二、营造物之管理 373

三、营造物之消灭 374

第三节 营造物利用关系 375

一、营造物利用关系的法律性质 375

二、营造物利用关系的成立与终止 376

三、营造物利用关系的法律效果与课题 377

第四节 公企业法 379

一、公企业的概念与种类 379

二、公企业的利用关系与雇用关系 383

三、公企业的民营化课题 385

第十章 行政命令&葉俊荣 390

第一节 行政命令的意义、名称与类型 390

一、行政命令的意义 390

二、行政命令的名称 393

三、行政命令的类型 395

第二节 行政命令的合法性 407

一、行政命令的生效时日 407

二、行政命令的合法要件 408

第三节 行政命令的功能 415

一、定义与解释 415

二、法律的具体化与补充 416

三、统一个案的执行 417

四、政策方案 418

五、管制标准 418

六、费率标准 419

第四节 行政命令的授权与国会监督 419

一、行政命令的授权 420

二、行政命令订定的国会监督 428

第五节 行政命令的订定程序与内部控制 433

一、行政命令的订定权限与裁量 433

二、订定行政命令的内部控制 441

第六节 行政命令的订定程序与民众参与 443

一、行政命令与民众参与的关系 444

二、行政程序法有关行政命令的订定程序及其民众参与 444

三、美国行政命令订定程序与民众参与法制的借镜 446

四、行政命令订定程序中民众参与的难题 454

第七节 行政命令的司法审查 458

一、审查要件 459

二、审查的对象 461

三、审查标准 463

四、审查效力 466

第十一章 行政处分&许宗力 475

第一节 行政处分的建构与功能 475

第二节 行政处分的概念 478

一、行政机关的行为 478

二、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481

三、公法行为 488

四、单方行为 490

五、外部行为 491

六、针对特定具体事件的行为 497

第三节 行政处分的分类 501

一、下命、形成与确认处分 501

二、授益与负担处分 504

三、规制公法关系的处分与规制私法关系的处分 507

四、须当事人参与的处分与片面处分 509

五、要式处分与非要式处分 509

六、裁量与羁束处分 510

七、单阶处分与多阶段处分 510

第四节 行政处分的生效与拘束效力 511

一、行政处分的生效 511

二、行政处分对人民的拘束效力 513

三、行政处分对国家的拘束效力 514

四、行政处分的执行力 522

第五节 合法的行政处分 523

一、行政处分的合法要件 523

二、行政处分的废止 527

第六节 违法的行政处分 532

一、概说 532

二、行政处分的无效 533

三、瑕疵的补正 539

四、行政处分的转换 540

五、行政处分的撤销 541

六、行政处分的一部瑕疵 547

第七节 行政处分的附款 548

一、概说 548

二、附款的种类 549

三、附款的容许性与限制 555

四、附款可否独立被废弃? 556

第十二章 行政契约&林明锵 559

第一节 绪论 559

第二节 行政契约之概念及其类型 561

一、概念 561

二、类型 565

第三节 行政契约在中德实务上之应用 571

一、建设法 571

二、地方自治法 577

三、公务员法及教育法 577

四、社会法 578

五、租税法 579

六、环保法 581

七、其他领域 582

第四节 行政契约之功能 583

一、保护功能 583

二、补充及取代单方高权行为 583

三、解决问题功能 584

四、提升人民地位功能 584

第五节 公行政契约法中之其他重要规定 585

一、参考之外国立法体例问题 585

二、许可性问题 587

三、瑕疵效果规定之问题 588

四、行政契约之调整与终止 591

五、行政之指导与监督特权 594

六、行政契约之强制执行 595

第六节 结论 596

第十三章 行政计画&董保城 599

第一节 绪论 599

第二节 行政计画之种类及其法律性质 599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所规制之行政计画 600

第四节 确定计画程序为特别要式程序 602

第五节 确定计画程序之五大步骤 604

一、拟定计画之提出 604

二、拟定计画之公开与异议之提出 605

三、预告听证期日 606

四、听证之进行 606

五、确定计画之裁决 607

第六节 确定计画裁决之法律效果及不服之救济 608

第七节 计画之变更及废止 610

第八节 行政程序法确定计画程序与现行法有关「计画程序」彼此普通法、补充法适用关系? 611

第九节 追求集中事权单一窗口之效能(代结论) 614

第十四章 行政罚&洪家殷 617

第一节 行政罚之意义及特徵 617

一、行政罚之意义 617

二、行政罚之特徵 618

第二节 行政罚之种类 623

一、行政罚法之规定 623

二、判断行政罚之参考 624

三、罚锾 627

四、没入 629

第三节 行政罚之重要法律原则 632

一、法定原则及便宜原则 632

二、明确性原则 636

三、比例原则 637

四、有责性原则 638

第四节 行政罚之效力 638

一、时的效力 638

二、地的效力 640

三、物的效力 641

第五节 行政罚与刑罚之区别 641

一、在德国法制上之发展 641

二、我国之情形 643

第六节 一行为不二罚原则在行政罚上之适用 644

一、一行为不二罚原则之意义及其宪法根据 644

二、行政罚与刑罚之竞合 646

三、行政罚与行政罚之竞合 647

四、行政罚与惩戒罚之竞合 649

五、行政罚与行政强制执行之竞合 650

第七节 行政罚之处罚对象 651

一、单一行为人 651

二、多数行为人 653

三、并同处罚 656

第八节 行政罚之责任要件 659

一、责任条件 659

二、责任能力 661

三、阻却违法 663

第九节 违反行政法上义务之行为 664

一、违反行政法上义务行为之概念 664

二、行为之个数及处罚 665

三、连续处罚规定之检讨 668

四、法律竞合 670

五、未遂及预备行为 671

第十节 行政罚之裁处程序 671

一、出示证明文件及告知违反法规 671

二、对现行违反行政法上义务行为人之处置 672

三、物之扣留、处理 673

四、意见陈述 674

五、听证 675

六、书面 676

第十一节 行政罚之管辖 676

一、地域管辖 676

二、其他管辖 677

三、管辖竞合 677

四、管辖权之瑕疵 679

五、原有管辖权之其他机关之处理 679

六、行政罚与刑罚竞合之管辖 680

第十二节 行政罚之时效 680

一、行政罚时效之概念及种类 680

二、行政罚时效之起算 681

三、行政罚时效之停止 682

第十三节 行政罚之救济 682

一、行政罚法第35条 683

二、行政罚法第41条 683

本国基本参考文献 687

事项索引 693

查看更多关于行政法 上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