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异性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 购买点数:10 点
- 作 者:刘圣鹏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3317645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65 页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的意义 1
二、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观点 2
三、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4
四、差异性理论的内在线索 7
第二章 差异性研究理论和实践分述及其内置的理论交锋 10
中西思想资源启发多元差异性的建立 10
一、多元差异性: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批评 10
(一)多元差异性建立的认识论和现实障碍 11
(二)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及其与差异性的关系 13
二、多元差异性的建立:适度与理性 15
(一)伦理理性的共存理想 15
(二)语言共同体:交往理性的纠偏理想 17
(三)互动认知:跨文化阐释学的比较文学 20
三、差异性传递研究 23
(一)日本文学变异体类型分析暨比较文学的变异体理论 23
(二)形象学中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 25
可比性悖论与跨文化场 27
一、差异性的不可通约与可比性 27
(一)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可比性悖论和比较的平台 27
(二)典范和不可通约对比较文学的意义 30
二、跨文化场与跨文化传递的现实模式:反思的具体差异性 32
(一)反思的具体差异性 33
(二)跨文化传递的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 35
三、附议:其他跨文化传递模式与方略 38
(一)叶维廉后期比较文学思想和中诗英译的传递实践 38
(二)钟玲的跨文化生态诗学:中诗英译的传递研究和传递实践 48
(三)叶维廉和钟玲的中诗英译策略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哲学与语言哲学问题 55
跨文明—异质性观念的比较文学 60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60
(一)从跨文化到跨文明——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 61
(二)异质性:比较文学的基本特性 64
(三)汉语性与现代诗学的学理系统和美学境界: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目的 66
(四)跨文明与全球化进程——比较文学向当代国际文化的开启 68
(五)比较文学学:学理提升和规范化与中国学派 70
二、跨文明—异质性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哲学渊源和理论指向 73
(一)跨文明 73
(二)异质性 75
(三)比较文学学 76
三、差异性并置研究 78
(一)知识论上的断裂源自于存在论上的断裂 78
(二)古代诗学知识谱系面对华夏诗学的现代性取向 80
(三)文学人类学作为比较文学 81
差异性研究内置的理论交锋:比较思维本体论和比较视域本体论内涵的同一性研究取向分析 83
一、“比较就是理由” 从思维形式到生存本体 83
(一)比较研究的思想资源:墨辩逻辑和新辩证论 85
(二)比较思维本体论 86
(三)附议:张旭东的观念互译性辩证法对比较思维本体论内涵的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启发 88
二、比较视域本体论——汇通诗学 91
三、黑格尔的终结兼及理性、主体、二元、本体、共同规律 93
(一)二元关系概念的使用 93
(二)主体定位、互为主体或主体间性的使用 94
(三)本体论的使用 96
(四)美国学派总体文学的重述 97
(五)整体体系化的重压 99
(六)共同规律的知识理想 100
(七)徘徊中的比较文学理念、求实的比较文学实践 101
第三章 重要问题及命题的关联性合述 103
一、比较文学差异性理论对当代文艺学的扩展 103
(一)面向民族文艺学的现代构建 103
(二)以差异性观念看待中国古代信仰的知识学特征:不是互补结构而是分层结构 105
(三)以差异性观念看待中国信仰的分层结构和西方信仰的单层结构:差异性与终极信仰 107
(四)中国古代文化的分层信仰结构和终极信仰的世俗化有着因果关系 109
(五)差异性研究的启发:当代学术逆流与学派论 118
二、差异性理论意见的一致及差别 125
(一)比较文学对文学研究的思想拓展和理论诉求 125
(二)差异性理论的思想线索和知识学样式 127
(三)差异性理论的历时构成 132
三、一个分析主义的分析: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入思途径 163
(一)名称和用法 163
(二)跨文化研究还是比较文学 169
(三)设在中文系还是外语系 171
(四)差异性概念要义 175
第四章 结论:差异性研究——生态人类学诗学理论 179
一、差异性研究——基于生态人类学诗学的比较文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179
二、差异性研究的话语方式的引出 183
三、题域的预设和元语言的诞生 187
(一)题域的预设 187
(二)布洛克修正的分析主义跨文化研究方法及其对跨文化解释学的整合 191
四、差异性出场的学理动机 194
五、差异性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家族类似概念的并置分析 197
六、差异性概念的有限性和整体性分析 200
七、差异性研究的生态学依据 202
(一)描述差异性的文化之根 202
(二)解释差异性的演化过程 203
(三)预测差异性的进化趋势 206
(四)非决定论的跨文化格局 212
八、跨文化传递的现实目的 214
(一)双向全识和互动认知的跨文化研究视角 215
(二)跨文化传递的现实目的:“异花受精和异种繁殖”以及“创造性叛逆”的生态人类学诗学 218
九、结论 226
主要参考书目 232
后记 236
- 《如来藏与本觉思想比较研究》刘正平著 2015
-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贺志东编著 2008
- 《比较刑事司法 理解差异》(意)奈尔肯著;李强译 2013
- 《差异·困惑与选择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何裕民主编;聂菁葆,王旭东等副主编 1990
- 《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文化比较》杨海庆著 2005
-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与教学实践》苏广才,邹红主编 2015
-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及应用 新编版》企业管理出版社编 2010
-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实务应用 新编图解版》《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实务应用》编写组编著 2010
- 《我国空间价格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 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视角》余芳东著 2016
- 《中西建筑比较》张勃,恩璟璇,骆中钊著 2011
-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卓圣鹏编译 2005
- 《矮化苹果栽培技术问答》刘圣民等编著 1988
- 《审计》刘圣妮著 2010
- 《水墨云山:刘圣进画集》刘圣进著 2008
- 《写字楼物业管理》刘圣欢主编 2008
- 《大学体育教程》张晓静,刘圣广主编 200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导》刘汉一,刘圣兰主编 2008
- 《历史制度主义》刘圣中著 2010
- 《中国矿业大学年鉴 2006》刘圣汉主编 2009
- 《通晓初级英语: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年级适用·第3册》刘圣康主编;程霞副主编 1997
- 《济南城市文化通论》盖志芳著 2016
- 《杜律启蒙》(清)边连宝著;韩成武等点校 2005
- 《章太炎全集 眉批集》罗志欢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编 2017
- 《苏州振新书社书目》振新书社编 1932
- 《岷江情深 岷江读书社回忆录》岷江读书社编 2004
- 《济南市抗战全景实录 中 不屈的济南》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2015
- 《齐鲁文化研究 总第2辑 2003》王志民主编;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编 200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师范大学鲁文化研究院后期资助项目 齐鲁文化通论 上》周立升,蔡德贵主编 201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师范大学鲁文化研究院后期资助项目 齐鲁文化通论 下》周立升,蔡德贵主编 2015
- 《闲话济南菜》韩韬著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