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临床基础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22
  • 作 者:王新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23643
  • 标注页数:825 页
  • PDF页数:8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介绍伤寒学说、温病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的源流;外感、内伤杂病的概念、病因与发病、主要辨证方法、防治原则以及辨证思维方法。各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外感病证治,下篇介绍内伤杂病证治。外感病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为纲;内伤杂病以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辨证为纲,以证候为目,并收入妇产科杂病内容。本书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吸收历代医家的研究成果,把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现代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图表方式来表述。教材内容以国内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大纲为基础,并结合执业中医师(针灸师)考试和国外行医的实际需要。本书供接受中医药教育的海外学生(包括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及短期班学生)及国内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使用,同时也是中医出国人员进行中医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书。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临床基础的内容

上一篇:察颜观色话养生下一篇:中医疫病学
图书介绍

总论 3

第一章 外感与杂病的学术源流 3

第一节 伤寒学说 3

第二节 温病学说 6

第三节 脏腑经络学说 10

第二章 外感病 14

第一节 外感病的概念 14

第二节 外感病的病因和发病 15

第三节 外感病的主要辨证方法 21

第四节 外感病的防治原则 25

第三章 杂病 30

第一节 杂病的概念 30

第二节 杂病的病因病机 31

第三节 杂病的主要辨证方法 36

第四节 杂病的防治原则 37

第四章 辨证思维与学习方法 40

第一节 辨证思维方法 40

第二节 学习方法 48

各论 53

上篇 外感病证治 53

第五章 六经病本证证治 53

第一节 太阳病本证 53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61

第三节 少阳病本证 67

第四节 太阴病本证 70

第五节 少阴病本证 72

第六节 厥阴病本证 78

第六章 卫气营血证治 83

第一节 卫分证 83

第二节 气分证 88

第三节 营血分证 107

第四节 邪热伤阴证 112

第七章 六经病变证证治 120

第一节 热证 120

第二节 水气内停证 124

第三节 蓄血证 127

第四节 脾虚证 130

第五节 阴阳两虚证 132

第六节 结胸证 134

第七节 痞证 137

第八节 阳明发黄证 142

第九节 合病、并病证 144

第十节 厥逆证 150

第八章 霍乱与差后劳复病证治 154

第一节 霍乱病证 154

第二节 差后劳复证 157

下篇 杂病证治 163

第九章 脏腑病证治 163

第一节 惊悸病 163

第二节 胸痹(心痛)病 166

第三节 肺痿病 173

第四节 肺痈病 175

第五节 咳嗽上气病 178

第六节 腹满病 184

第七节 寒疝病 193

第八节 宿食病 197

第九节 呕吐哕病 199

第十节 下利病 206

第十一节 黄疸病 211

第十二节 肠痈病 219

第十三节 小便不利、淋病 221

第十四节 虚劳病 226

第十五节 消渴病 232

第十六节 百合病 235

第十七节 脏躁病 240

第十八节 奔豚气病 242

第十章 经络病证治 247

第一节 历节病 247

第二节 肾着病 249

第三节 肝着病 249

第四节 中风病 250

第十一章 气血津液病证治 252

第一节 痰饮病 252

第二节 水气病 260

第三节 血证 269

第四节 血痹病 272

第五节 梅核气病 273

第十二章 妇人病证治 275

第一节 妊娠病 275

第二节 产后病 281

第三节 妇人杂病 287

附录一 参考书目 294

附录二 方剂索引 295

附录三 古今剂量折算表 298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临床基础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