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钱德荣等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3437·1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 1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 1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2

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前进 8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曲折 8

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12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3

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4

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16

第二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方针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一、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战略转变 21

二、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23

三、“小康水平”的目标定能实现 26

第二节 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 28

一、制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28

二、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的 29

三、实行经济、科技、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30

四、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 32

第三节 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33

一、农业为基础是长期的战略方针 33

二、各项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34

三、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35

四、两种生产、两个文明一起抓 36

五、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38

第三章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 39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39

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1

三、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的曲折过程 44

第二节 商品和货币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46

一、正确认识和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 46

二、充分发挥货币的作用 48

三、更好地运用价格的作用 49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和竞争 51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51

二、社会主义的竞争 55

第四章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58

第一节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58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58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59

第二节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63

一、经济体制在改革中逐步发展与完善 63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5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7

第三节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69

一、城市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69

二、简政放权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70

第五章 建立经济责任制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76

第一节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76

一、经济责任制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原则 76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80

第二节 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84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 84

二、按劳分配规律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 86

三、按劳分配的形式 89

四、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向 91

五、按劳分配和一部分人勤劳先富 92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 95

第一节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 95

一、我国政府机构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 95

二、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98

三、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 98

第二节 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调节 99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 99

二、建立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100

第三节 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的控调 103

一、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 103

二、银行和信贷对宏观经济的控调 104

三、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106

四、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107

第七章 多种经济形式和横向经济联合 110

第一节 我国的多种经济形式 110

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然性 110

二、各种经济形式的性质和作用 111

第二节 生产专业化协作和横向经济联合 117

一、发展专业化协作 117

二、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118

三、横向经济联合的重大作用 121

第八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 12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24

一、对外开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4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125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内容和形式 128

一、对外贸易 128

二、对外技术交流 130

三、对外资金交流 133

第三节 全国各地区有步骤地对外开放 134

一、建立经济特区 134

二、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开放地区 137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42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4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14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144

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47

一、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147

二、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148

三、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50

四、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1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 154

一、理想教育决定思想建设的方向 154

二、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55

三、纪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56

四、新时期加强思想建设的方法 158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 160

一、改革开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动力 160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162

第十章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65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民主制度 165

一、民主的根本含义是国家制度 165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联系和区别 167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意义 172

一、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172

二、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证 174

三、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175

第三节 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77

一、对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回顾 177

二、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内容 179

三、肃清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错误思想 182

第十一章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 186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含义 186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187

三、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1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建设中的作用 189

一、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权 189

二、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91

三、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2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94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 194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 196

第十二章 爱国统一战线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00

第一节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00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200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 203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204

第二节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06

一、巩固和扩大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关系 206

二、努力做好非党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209

三、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211

四、加强和扩大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 214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217

第一节 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217

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 217

二、现代化的战争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218

三、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221

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222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25

一、改革体制、精减整编 225

二、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227

三、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 229

四、改革兵役制度 231

第十四章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234

第一节 实现现代化人才是关键 234

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234

二、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37

第二节 造就宏大的人才队伍 239

一、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239

二、掌握人才成长规律,自觉成才 240

第十五章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一节 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47

二、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250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实现的 252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55

一、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55

二、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和领导制度 257

第三节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求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261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三个基本要求 262

三、整党整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法 265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