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伯菲著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千江有水千江月  董一菲诗意语文讲谈

    千江有水千江月 董一菲诗意语文讲谈

    董一菲著2015 年出版283 页ISBN:9787504193520

    本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董一菲的新作,收录了董老师从教以来的教学感悟、教育随笔、课堂实录和从教心得等。全书分为“诗意家园”、“云飞雪落”、“雪泥鸿爪”、“遐思迩想”四辑。五十多篇教育教育文章,凝结...

  •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

    刘杰主编;李伯安,周光,邓安梅等副主编2014 年出版514 页ISBN:9787516304945

    本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主要编写依据,紧扣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帮助考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切实反映考试对考生在知识点...

  •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

    201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

    刘杰主编;李伯安,周光,邓安梅等副主编2015 年出版542 页ISBN:9787516304884

    本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主要编写依据,紧扣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帮助考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切实反映考试对考生在知识点...

  •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卷1  基本算法  第3版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卷1 基本算法 第3版

    (美)高德纳著;李伯民,范明,蒋爱军译2016 年出版520 页ISBN:9787115360670

    本书从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术开始,然后讲述信息结构——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法,数据元素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处理它们的有效方法。作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荣誉退休教授,他投入全部精力在关于计算机科学...

  • 普罗小说  2

    普罗小说 2

    胡也频,洪灵菲著1998 年出版270 页ISBN:7505929003

    《听来的故事》选取了当年林徽因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的部分特色篇目,包括沈从文、萧乾、林徽因、老舍、李同愈、李健吾、蹇先艾等名家的经典短篇小说。展现每个作家的不同语言、文字运用的风格,同时...

  •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

    李伯谦,陈星灿主编2019 年出版657 页ISBN:9787040516791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

  • 提香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

    提香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

    (意)斯特凡诺·祖菲著;刘乐译2015 年出版87 页ISBN:9787514330380

    “一幅名画读懂一个大师”,顾名思义,我们要通过一本书为载体,将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做一次精深的剖析。在这一次奇妙的艺术旅程中,我们站在一个大全景的视角,从历史背景、社会背景、风格流派、个性分析...

  • 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故事

    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故事

    (意)斯特凡诺·祖菲著;张晨译2014 年出版96 页ISBN:9787514325027

    “一幅名画读懂一个大师”,顾名思义,我们要通过一本书为载体,将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做一次精深的剖析。在这一次奇妙的艺术旅程中,我们站在一个大全景的视角,从历史背景、社会背景、风格流派、个性分析...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阿富汗)法齐娅·库菲著;章忠建译2012 年出版309 页ISBN:9787508633220

    Fawzia Koofi是阿富汗唯一女性国会议员,每日所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情势,促使她开始写信给自己两名女儿,因为每一趟走出家门都是一次未知的旅程,不知道是否还能生还。书中的每一章开端都是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信中包含...

  • 新资治通鉴  第6册  元明  公元1206年-公元1644年  集权下的羸弱  明

    新资治通鉴 第6册 元明 公元1206年-公元1644年 集权下的羸弱 明

    李伯钦编著2009 年出版337 页ISBN:9787546108315

    本书从中国历史的元、明阶段选择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希望后世从中看到得失,获得对当今社会和人生有益的启示。有大量随文线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