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晓婷相关PDF电子书下载
  •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程  财会类专业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程 财会类专业

    徐秀杰,王丽波主编;杨,安洋,周功等副主编2015 年出版283 页ISBN:9787517030997

    本教程系统介绍财会各专业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指南、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流程和财会专业各方向毕业论文实例及选题。本教程遵循规范性原则,力求展示标准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流...

  • 情报学研究进展

    情报学研究进展

    陆伟,查先进,姜主编2017 年出版629 页ISBN:9787307188518

    查先进,博士,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情报理论方法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

  • 详解HTML&CSS&JavaScript语法辞典 专业版

    详解HTML&CSS&JavaScript语法辞典 专业版

    (日)大藤干,(日)半场方人编著;陈晓鑫译2007 年出版656 页ISBN:7500673639

    本书由日本资深网页设计专家精心编著,并由国内翻译者最大程度地将其本土化,使之符合国内读者地阅读和学习习惯。本词典详细讲解了超文本标记(或称标识)语言HTML(HypterText Markup Language 4.01)、层叠样式表CSS...

  • 打造品牌名校  回归教育本然

    打造品牌名校 回归教育本然

    陈晓2011 年出版506 页ISBN:9787303122394

    本书既是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多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汇编,也是东风东路小学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生动的阐释,是学校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展示。全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篇是现任校长陈晓的文章,直接切入主题回归教育...

  •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陈晓红著2018 年出版276 页ISBN:9787510863790

    在敦煌遗书中,除传世文学作品和讲唱文学作品像变文、讲经文等外,最富于文学色彩的应用文,当属愿文了。在这些愿文中约占95%的内容是关于佛教的。愿文中,又以佛教徒的发愿文和非佛徒向佛菩萨祈求佑护的发愿文为...

  • 建筑与都市  中文版  中英文本  No.010  2006年8月  栖居自然

    建筑与都市 中文版 中英文本 No.010 2006年8月 栖居自然

    《建筑与都市》中文版编辑部编;陈强,王文,颜科译2006 年出版127 页ISBN:7807430168

    本书主要侧重在对亲近自然的建筑物,山间别墅、海边小屋进行介绍,选择了维埃拉的托勒住宅、佩佐和艾莉赫夏申建筑师事务所的坡里住宅、茹思的克拉克莫拉岛的度假住宅等作品进行设计上的点评与理念上的讨论。...

  • 日本还能这么玩?  你不知道的深度巡游攻略

    日本还能这么玩? 你不知道的深度巡游攻略

    编著2018 年出版181 页ISBN:9787519243265

    本书是为日本旅行、文化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深度游攻略指南。作者将自己多年来的日本旅行经验进行了细致的整理,总结出一份精华体验报告。其中既有丰富、长知识的实用信息,又有作者亲历的个性化行程,“旅行必备日...

  • 中西传统图像艺术的形式比较  以武梁祠与图拉真记功柱为例

    中西传统图像艺术的形式比较 以武梁祠与图拉真记功柱为例

    陆琦,陈晓莹编2012 年出版213 页ISBN:9787538670318

    本书选取山东嘉祥武梁祠汉代画像石与古罗马图拉真记功柱的图像艺术为研究对象。二者处于同一时代,而且都是那个时代中西艺术集大成的经典之作,本书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研究,从中发现中西传统图像艺术中的异与同。...

  • 耐火材料的损毁及其抑制技术  第2版

    耐火材料的损毁及其抑制技术 第2版

    王诚训,陈晓荣,赵亮,刘芳,张义先,侯谨著2014 年出版219 页ISBN:9787502465827

    本书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编著而成,系统地阐述了耐火材料的损毁以及对损毁因素的控制,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非连续损毁、熔渣对耐火材料熔解蚀损过程、高温气体对耐火材料的腐蚀以及耐火...

  • 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温儒敏,陈晓明等著2010 年出版305 页ISBN:9787301164556

    本书全面考察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影响,强调在当代价值重建”新传统”(相对古代的”大传统”而言)的意义。重点有两个,一是历史梳理,考察新的文学传统如何在不断的阐释中被选择、沉...

返回顶部